高二政治问题(急要)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9:04:58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北方棉区棉铃虫大暴发,仅1992年,因虫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100多亿元。我国有关专家精心科研,目前已培育出17个转基因抗虫棉。2003年,国产转基因抗虫棉种植面积达2000万亩,占我国棉田总面积的25%以上,每亩可节省农药用量80%,节工6——7个,增产皮棉7公斤,棉农每亩地可增收节支约140元。

请回答,我国转基因抗虫棉的科研与推广,体现了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哪些道理?

(非复制)
写政治简答的话,是要结合哲理和材料的,因为不知道认识论里面的什么哲理是应该舍掉的,所以,还是先能写的都写上吧……(我们平时都是这么干的,所以平时写的字都很多)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我国北方棉区棉铃虫大暴发,虫害造成了巨大损失,使我国认识到治理棉铃虫灾害的重要性;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经过我国有关专家精心科研,培育出数个转基因抗虫棉,提升了我国专家的研究水平,增加了对相关项目的进度的推动,提升了对治理棉铃虫灾害的认识与能力。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我国转基因抗虫棉的科研与推广,获得了巨大的成效,证明了我国转基因抗虫棉研究的正确性和先进性,证明这一理论的可实行性。
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我国转基因抗虫棉的科研,最终是为了让我国的种棉产业的发展,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提高产棉质量。
⑤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我国转基因抗虫棉的科研,上升了对转基因抗虫棉的理论研究,从而推动了种棉产业的发展,节省农药和相关支出,有较好的实践方面的效益。
⑥认识具有上升性。
人们在不断实践、探索中,能够不断上升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能力,使认识得到发展。

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的动力,目的和归宿,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