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的读后感思路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8:05:01
纳兰性德人物传记的读后感 简而言之就是对他生平,作品的读后感 1000字的 可以从什么结构上来考虑呢,或者是写哪些方(例如感想的抒发应倾向于什么)

哇咔咔。哇咔咔。哇咔咔。哇咔咔。难道楼主素……良民!(期待中=。=)

我也喜欢公子……忍不住说说。

乃可以从公子的身世分析起:
与皇族的联系(祖姑姑孟古)、与朝廷的联系(父亲明珠权倾朝野)、与康熙的关系(两人生辰相近、纳兰平步青云,从三等侍卫做到一等侍卫)

可以从公子不羁的性格分析起:
处在如此的身世之中,却博得一个满清第一词人的美称。荣华富贵享受不尽却愤世嫉俗鄙薄名利。写起词来让人黯然销魂潸然泪下。

从公子的情事分析:
《饮水词》中悼亡词尤多,重情重义。

从公子的才情(诗词成就)分析:
天妒英才,公子31岁便逝去。但30年的岁月却在词堂占有不可磨灭的地位。
公子的友人大多长他几辈,却都很重视这个忘年小友!

曹寅(曹雪芹祖父)曾叹: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小字几曾知。
王国维曾说:“ 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

我个人比较推崇着重分析纳兰鄙视功名利禄与汉人结友,在词坛取得高就这方面分析!

楼上推荐的《当时只道是寻常》看看即可。。。=。= 书里面《序》里就有错误:将曹寅的“家家争唱饮水词”误指为顾贞观的=。=

纳兰性德的资料:
纳兰性德,清代著名文学家,康熙皇帝的一等带刀护卫.祖籍地在东北海西女真四大部落之一的叶赫部落。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明珠长子,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 1655年1月19日)出生于满州正黄旗。原名成德,因避皇太子胤礽(小名保成)之讳,改名性德。因生于腊月,小时称冬郎。纳兰性德自幼天资聪颖,读书过目不忘,数岁时即习骑射,17岁入太学读书,为国子监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其兄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徐乾学。纳兰性德18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19岁 准备参加会试,但因病没能参加殿试。尔后数年中他更发奋研读,并拜徐乾学为 师。在名师的指导下,他在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1792卷编的儒学汇编—《通 志堂经解》,受到皇上的赏识,也为今后发展打下了基础。他又把搜读经史过程 中的见闻和学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