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类,如何申明类或命名类控件,写在哪个文件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9:15:37

类的定义写在相应源文件里,我只能说这句废话了,因为你问的太泛泛了。

下面是百度百科里对类的解释,我觉得真不是文字可以解释清除的。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中的一个概念:
类(Class)实际上是对某种类型的对象定义变量和方法的原型。它表示对现实生活中一类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的抽象,是面向对象编程的基础。
类是对某个对象的定义。它包含有关对象动作方式的信息,包括它的名称、方法、属性和事件。实际上它本身并不是对象,因为它不存在于内存中。当引用类的代码运行时,类的一个新的实例,即对象,就在内存中创建了。虽然只有一个类,但能从这个类在内存中创建多个相同类型的对象。
可以把类看作“理论上”的对象,也就是说,它为对象提供蓝图,但在内存中并不存在。从这个蓝图可以创建任何数量的对象。从类创建的所有对象都有相同的成员:属性、方法和事件。但是,每个对象都象一个独立的实体一样动作。例如,一个对象的属性可以设置成与同类型的其他对象不同的值。
类定义的一般形式如下:
class Name {
public:
类的公有接口
private:
私有的成员函数
私有的数据成员定义
};
类的定义由 类头 和 类体 两部分组成。类头由关键字 Class 开头,然后是类名,其命名规则与一般标识符的命名规则一致。类体包括所有的细节,并放在一对花括号中。类的定义也是一个语句,所以要有分号结尾,否则会产生编译错误。
类体定义类的成员,它支持两种类型的成员:
(1)数据成员,它们指定了该类对象的内部表示。
(2)成员函数,他们指定了该类的操作。
类成员有3种不同的访问权限:
(1)公有( public )成员可以在类外访问。
(2)私有( private )成员只能被该类的成员函数访问。
(3)保护( protected )成员只能被该类的成员函数或派生类的成员函数访问。
数据成员通常是私有的,成员函数通常有一部分是公有的,一部分是私有的。公有的函数可以在类外被访问,也称之为类的接口。可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