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诘居士是否是肉、饮酒以及有夫妻生活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0:41:29

这是自然的。佛法在人间,维摩诘居士是大菩萨示现,关键还在于我们在吃肉、饮酒以及夫妻生活时能否在心念上保持清净。普通人是很难做到的。

呵呵,维摩诘菩萨这些做法,恰恰是在显示佛理啊。

维摩诘经不是有这几段嘛,楼主好好体会:
若须菩提不断淫、怒、痴,亦不与俱;不坏于身,而不随一相;不灭痴爱,起于明脱;以五逆相,而得解脱,亦不解不缚;不见四谛非不见谛,非得果非不得果,非凡夫非离凡夫法,非圣人非不圣人;虽成就一切法,而离诸法相。

维摩诘菩萨过着繁华热闹的生活,一切贪嗔痴却都不能污染其心,这是因为菩萨心识实常在入定的境界,这就是所谓的常在定中。在定境中无所执,无所受,更无所想,是故繁华热闹便如流水行云。

维摩诘是音译,详称为维摩罗诘,或简称维摩,旧译净名,新译无垢称,则为意译。根据《维摩诘经》记载,维摩居士自妙喜国土化生于娑婆世界,示现在家居士相,辅翼佛陀教化,为法身大士。
他是毘舍离城中的一名富商长者,不仅辩才无碍,慈悲方便,而且受到城市居民们的爱戴。他的妻子貌美,名叫无垢,有一双儿女,子名善思童子,女名月上女,皆具宿世善根。一家四口,平日以法自娱。善思童子还在襁褓中时,即能与佛及诸大弟子问答妙义。
佛陀曾至毘舍离城,善思童子献花与佛,佛陀为他说法,当下就证得无生法忍。月上女出生时,不曾啼哭,且能开口道出宿世因缘,由她身上散发出的光明胜于月照,犹如金色,照耀家内。八岁大时,已长成美妙多姿的童女,引起城内诸大臣、居士、长者、婆罗门及豪门贵族的童男爱慕追求,因而展开一场神通游戏的招亲活动,最后月上女度化了诸童子入佛道,发菩提心。月上女曾以她的辩才神通,与声闻、菩萨讨论佛法妙义,并蒙佛授记。所以经中描述维摩居士“虽处居家,不着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这种不可思议的宿世妙缘,是佛化家庭的最早典范,维摩居士则堪称是佛陀时代第一居士。
他奉行菩萨道,为度化声闻二乘人,运用权巧方便,乃至示现生病,而由佛陀弟子、菩萨及文殊师利菩萨的探病过程,凸显维摩居士悲智双运的菩萨道精神。他往来于各阶层,经商讲信用,甚至出入各种声色场所,随缘度众,也都是为了要宣扬大乘佛教的教义。他教导娑婆众生,当下照见心灵净土,创造美好世界;阐说不可思议的解脱法门,强调“烦恼即菩提,不离生死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