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的地理地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03:32:47
我们的作业让写关于林州地理地形的介绍,帮帮忙啊!
1000字左右,不要太长也不要太短。

林州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太行山东麓,地处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交汇处。东径113°37′-114°51′,北纬35°40′-36°21′。总面积2046平方千米,其中山坡、丘陵占86%。市区面积14平方千米,海拔高度为306.8米。
截止2001年底,全市总人口97.4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481人。市区人口14万人。
市人民政府驻地邮编:456550。行政区划代码:410581。区号:0372。拼音:Linzhou Shi。
林州市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 12.8℃,年降水总量672.1毫米。

人工天河--红旗渠”是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史无前例的一大杰作;是新中国林州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它不仅是一笔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在此工程中,林州人民体现出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美德和感人精神,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充分肯定和赞扬,也受到了世人的称赞而广为传颂。70年代周恩来总理曾自豪的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现名林州)红旗渠”。现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1996年6月1日到红旗渠视察时,亲笔题词: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河南省委书记李长春把红旗渠精神称之为“中华魂”,“民族魂”。红旗渠于1996年被定为全国一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林县是个土薄石厚、水源奇缺的贫困山区。“水缺贵如油,十年九不收,豪门逼租债,穷人日夜愁”是旧林县的真实写照。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县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决心,从1957年起,先后建成英雄渠、淇河渠和南谷洞水库弓上水库等水利工程。但由于水源有限,仍不能解决大面积灌溉问题。
“引漳入林”是林县人民多年的愿望。经过豫晋两省协商同意,后经国家计委委托水利电力部批准,在省、地各级领导和山西省平顺县干部群众的支持下,在各级水利部门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县委、县人委组织数万民工,从1960年2月开始动工,经过十年奋战,先后于1965年4月5日总干渠通水;1966年4月三条干渠同时竣工;1969年7月完成干、支、斗渠配套建设。至此,以红旗渠为主体的灌溉体系基本形成。灌区有效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