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案可以私了吗?分析一下 0-400加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14:22:55
A欠甲的钱,甲向A索要欠款时A租了一辆车去抵押,抵押后将钱给予甲4万.抵押车是甲联系的B,B找的中间人乙,但是B又欠乙的钱,乙在给钱的时候从中间扣除了3万. 甲向A打了7万的收条,B向甲打了3万的欠条. 押车的时候是 A 用的假身份证明,租车和押车期限都是一个月,租金一天150元,押车是月息一毛. 但是期限到了以后A没有那么多钱赎车,车就一直压着,租车方要的时候,A又向甲借了5000交了租金,没打条. 时间一长以后租车方报案了,定性为合同诈骗;A被拘留一个月,在里面说甲是主谋.一切都是甲指使的. 1个月后A被取保候审,甲被抓,就被公安机关定性为主谋,理由是A的交代证词. 还说只要把车还回去就没有事了. 公安机关就考虑内部销案,但是得赔偿租车方损失. 让再交2万取保候审. 赎车 需要 13万9千元,甚至更多,一辆新车价格是 9万. 这种情况甲该怎么办? A该怎么办? 13万9赎车合法合理吗?

请说详细一点,我有 400多积分. 我会看你分析的详细情况给分的. 别复制乱七八糟的东西来就行. 详细读懂上面的东西再说.谢谢了

首先我要明确一点,当司法介入后,公安机关是不能随意撤销已立案件的,如果公安说能撤,那就证明他还没有正式立案。
至于A的行为,要看是不是真的是甲指使的,司法实践要求供证一致才能具有完整的证明力,仅靠口供是不能认定其为从犯的,到了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时是按证据说话,不会依照公安机关的办,公安只是侦查机关。现在当时车是A租的,也是A抵的,甲有理由辩解与A之间存在的民事债务关系,而A抵押车行租的车的行为确是实实在在诈骗。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证明A是受甲指使。至于13.9万和9万可以申请价格鉴定,因为车辆出租存在折旧是符合常理的。

  1. 诈骗罪是刑事案件,由检察院提起公诉,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不可以私了。

  2. 诈骗罪是《刑法》第五章规定的犯罪,如果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七条 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二)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本章规定的程序。


  第二百七十九条
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

如果确实有犯罪事实,案件是取消不掉的,属于公诉案件,不以受害人的意志为转移,私了还钱,向受害人赔偿损失,属于犯罪既遂后返还财物的行为,只是酌定从轻的情节,仍要负法律责任。
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在我国,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责令某些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随传随到的强制措施。由公安机关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