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好早以前流行的那种大碟录像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14:13:04
90年代的时候,我记得我家买过一个可以放那种很大的光盘的机器,俗称大碟机,也可以放普通的CD,还可以放那种大尺寸的录像盘,接功放的那种,我家当时买的是索尼的,后来坏了,现在一直闲置在家,最近被我翻出来了,想去修好玩玩,不知道有谁也记得这样的机器,我就想知道这机器叫什么学名,有谁现在还玩这机器吗?

你的这种碟机叫LD影碟机.
  1978年,飞利浦公司成功推出激光视盘(Laser Vision Disc,简称LD)系统,由此揭开光存储技术的序幕。
  LD系统由驱动器和LD光盘两部分组成,这与今天的光存储产品是一样的。不同的是LD光盘直径较大、达到12英寸,两面都可以记录信息,它的主要应用场合是作为视频、音频节目的载体.
  飞利浦与美国MCA公司进行合作,成功地制造出LD影碟机。但飞利浦并没有为它建立一套统一的标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也确实不可能做到未卜先知),这就导致LD系统的开发、制作需要花费高昂的成本。与此同时,日本的先锋(Pioneer)意识到其中存在的巨大市场,便加紧脚步同MCA共同规划成立 Pioneer Universal公司,并于1981年10月推出了先锋品牌的第一部LD影碟机,竞争由此开始。不过,双方的产品半斤八两,价格同样昂贵,短时间内都没能实现普及,但它的历史意义显然不可以此来衡量。

  1982年,飞利浦与索尼联手推出CD-DA激光唱盘的红皮书(Red Book)标准,一种不同于LD的新型激光唱盘由此诞生。与LD系统不同,CD-DA激光唱盘引入了数字化处理技术。原始的模拟音频信号,首先通过 PCM(脉冲编码调制)技术进行数字化处理,再经过EFM(8-14位调制)编码之后记录到光盘上,CD-DA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种数字光盘。数字技术的引入有效避免了信号干扰和噪声的困扰,让存储的音频信号干净纯粹,不会产生失真,即便盘片本身存在一些先天缺陷、划伤或者污渍,可能引发的错误也能够被主动校正,光盘可以长期保存。其实,CD-DA系统的工作原理与现在的光存储设备完全一样,可以说是数字光盘时代的开创者。CD-DA在技术和商业上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1982年10月,索尼推出第一台CD播放机CDP-101。同年底,市场上就出现了100多种CD唱片,CD由此成为数字音频唱片的事实标准,直到今天依然是该领域的绝对主宰。

  LD与CD-DA并非属于相互接替关系,二者应用上各有侧重:LD主要用于视听领域,竞争对手是当时的VHD(Video Highdensity Disk)录像机。VHD不隶属于光存储系统,它是利用电容感应方式来读取盘片上的信号,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都很不理想,最终LD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