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篇散文——《相忘于江湖》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08:57:53
隔一程山水,你是我不能回去的原乡,与我坐望于光阴的两岸。
??彼处桃花盛开,绚烂满天凄艳的红霞,你笑得清浅从容,而我却仍在这里守望,落英如雨,印证我佛拈花一笑的了然。爱,如此繁华,如此寂寥。
??起身,然后落座,知道,与你的缘份,也只有这一盏茶而已。结局早已先我抵达,蛰伏于五月的一场雨,十分钟,或许不够一生回忆,却足以老去所有年华。
??五月的天空泼满青釉,你瓷青的衣襟在风里飘拂。阳光遍地,你信手拾起一枚,放进我手里,说:“我爱你!”三字成谶,我被你一语中的,从此,沉重的枷锁背负我每个梦境,明知无望,却固守着仅存的坚持,以为,终究可以将你守侯成最美的风景。
??若青春可以作注,我已押上一切筹码,只待你开出一幅九天十地的牌久,示我以最终的输赢。谁知,你竟中途离开,衣袖随长风斜过,拂乱了赌局。无人坐庄,这一局牌宛然三月桃花,错落于五月的湖面,飘散了满湖的灰飞烟灭。
??遂重新检视命运,看它如何写就这一段际遇。暮色四合,天边的浮云已渐暗。人走,茶亦凉,有明月,照你的背影涉水而过,十丈红尘饰你以锦绣,千朵芙蓉衣你以华裳,而你竟无半点回顾,就这样,轻易穿越我一生的沧桑。
??摊开手掌,阳光菲薄,一如你的许诺。太爱你,所以希望你以许诺勾兑眼泪,以永恒明见柔情,却不曾料到,岁月将你的微笑做了伏笔,只待风沙四起,尘埃遍野,便折戟扬刀,杀一个回马枪,陷我于永无翻身之日的险境。
??没有狂歌当哭的勇气,却在倒地时明心见性,瞥见万里风沙之上,有人沉腕拨镫,疾书一行字:“相忘于江湖”。朱砂如血,触目惊心。
??忘,谈何容易?烟水亭边,你用青色丝绦挽就了我的心结,江南的水光潋滟了你的眼,你已是我一生的水源,润我干涸的视线,柔我冷硬的心痂,忘记你,不如忘记我自己。
??而夜幕,却依旧如期降临,深冬的风替换曾经的烟花三月,举目四望,偌大的桌边只我一人,空对,一盏冰冷的茶。
??竟是不能不忘。
??也罢,且学你拂袖而去,菩提树下觅一方青石,静待,看沧海变桑田。
??你已到达彼岸,水草丰美,桃花怒放,便是落雨,也有一番风细柳斜的心事。我只能做到起身离席,却仍无法与你同步。其实,又何曾与你同步过?一盏茶的爱,终我一生,也只有这一盏茶的温

这篇《相忘于江湖》的确不是简媜写的,他写的是另一篇。《读者》已经公开表示了。这篇《相忘于江湖》是风约湘裙写的。你可以到这个地址查看简媜的《相忘于江湖》:
http://bbs.duzhe.com/thread-54997-1-1.html
我实再找不到风约湘裙的详细资料,抱歉!
【简 媜】 l961~
简媜,原名简敏媜,民国五十年十月九日生於宜兰县冬山乡,台大中文系毕业,为当代散文名家。曾到佛光山翻译佛经,后出任「联合文学」主编,并与友人合创「大雁书店」,担任远流出版公司「大众读物部」副总编辑、「实学社」编辑总监、广告公司撰文,现专事写作。
大学时代,即确定「写作」的人生方向,而且是确立主题思想的完整呈现,有计划地写作。从74年第一本散文「水问」出版,至今已有十三本散文。曾获吴鲁芹散文奖、时报文学奖、国家文艺奖。
重要著作有:「水问」、「只缘身在此山中」、「月娘照眠床」、「私房书」、「七个季节」、「浮在空中的鱼群」、「下午茶」、「梦游书」、「空灵」、「掌中戏」、「顽童小蕃茄」、「红婴仔」、「胭脂盆地」(此书83年获联合报「读书人」最佳好书奖) ……等多部。

写作风格
简媜心思慎密,敏感多才,举目倾耳,周遭人事莫不有情,她自古典文章里练就一种圆融的句式,触类旁通,大有可观。以极高的自觉从事计划创作,为文时先经理性酝酿,再直落为感性笔触,她视自己为文学工作领域中一位认真的工作者。
她的信念是:『写一篇散文、做为一个作者、完成一场恋爱、成为人妻、掌握母职、做每一件事、扮演每个角色,都当作是人生只此一遭』。
二十年来的写作经验,个人的经历深深影响著她的创作。或许是因为在她的观念里,文学即人学,每个人都有其独特故事,而文学家对於社会是敏感的,对人是好奇的,就像探针般,测量世间各事物,用更深刻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因此她一直以敏锐的心感受周遭的一切,对於每件事也就有更深一层的了解。这些感受与经历,使她的文学创作更贴近人的诸多种种。

得奖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