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战国策》中的苏秦的问题(秦策一 里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07 11:38:08
《战国策》中有一句:苏秦喟叹曰:“妻不以为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苏秦说的这句话中“是皆秦之罪也”中的“秦”指谁?
是指苏秦呢,还是秦王(秦国)?
苏秦游说秦王不成,他应该很恨秦王,所以“秦”似乎应该是说秦王,可是指苏秦也挺合理的呀?正是因为自己的不努力,所以“妻不以为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有责任感的人更应该会恨自己,以自己为罪,正因为他认识到了自己的罪,所以后来才有了他的悬梁刺骨。
那么“秦”指谁?有什么客观依据吗?请不要主观臆断!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大王之国,(下略) ”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滕履蹻,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状有归色。归至家,妻不下纫,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叹曰:“妻不以为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

苏秦所说的“秦”是指秦国秦惠王。理由:
1、前几句苏秦自称都是“我”,根据前后一致的原则,正文如是苏秦自称,也应该用“我”。
2、称自己的名时,一般用于对别人表示自谦,而这里苏秦的话的其实是自言自语,而不是与别人对话。所以不必自谦,也就不可用“秦”自称。
3、“罪”字程度较重,有归罪、怨恨的意味,这正是苏秦当时对秦的态度:正是由于秦国不用自己,才使自己沦落到如此难堪的境地!而这时如果说苏秦有自责之意的话,也只宜用程度较轻“过”。
4、由下文苏秦学成后游说东方诸侯联合抗秦,也可见苏秦有因恨秦而复仇的心理。如果是苏秦自责的话的,那他就会学成后再去游说秦王。
以上几条是因你的提问进行的理性思考。其实,我理解为“秦国”主要还是凭语感。总之,这里的“秦”是指“秦国”应该是没有疑问的。

虽然上文说“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但这段话明显是自责,所以发奋后才会说:“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发迹后才会说“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是指苏秦自己,这句话的意思是“妻子不把我当作丈夫,嫂子不把我当作小叔,父母不把我当做儿子,都是我苏秦没有本事啊!”当天晚上,苏秦就开始发奋图强。头悬梁,锥刺股。一年后,《揣情》和《摩意》两篇文章写成,苏秦说:“这两篇文章足以说服当世的国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