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读音起源!(BT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04:21:41
文字读音的起源到底是什么?
有人说来源于声音的“像” 那当时的人类为什么知道那种声音叫什么? 为什么猫的叫声 就一定是“喵喵”而不是 “汪汪”!

楼主这个问题其实也是在问语言的起源,过去有几种说法在争论,但是目前比较倾向于“劳动说”,也就是在生产劳动中人们用来交流的工具,也是人为规定而延习下来的,就像现在汉语词典对某些字音的修正一样,其实不是对错的问题,就是人们习惯了,比如“呆板”,人们习惯读daiban了,就把原来的“aiban”给改了。至于动物的叫声,很多国家都不是一样的,但都是象声词,也就是摹仿自然声音构成的词,因为“喵”的读音被规定为miao而不是wang,所以“喵喵”是模仿猫叫的象声词,其他同理吧。

语言的约定性,一旦命名,按以后的人类认知,可以以前是不准的概念,但是也不会去轻易更改。像非典,有的医学人士说,根本就不是一种肺炎,又何来非典型呢?也有人说,就是SARS的命名法,仍然不准确。可是,总要有个名字吧?就算不知道其病理,但至少还是能知道这是一种病而不同于其他的病,总不能等有了定论,再去命名,拿学名当大众词汇,那在那之前怎么交流啊?再说有了学名都有可能被修订,又何苦等呢,哪一天才是正确的呢?
白菜的说法,白菜上有白有绿也有黄,为啥非叫白菜呢?事物有两面性,这方面比较侧重,另一方面就有所不能顾及,因此语言不仅有约定性,也有随意性。

据说汉语一些表示动物的字都是按其叫声来的,像猫,古代本读miao,但后来发音变化了,因此今日读mao了。
语言词的象声词起源说,现在已经没多少人支持了,毕竟较之人类复杂的语音系统,那几个少数的象声词,占比太小。至于动物(包括人)发声什么样,那决定于其口腔的形状,声带的结构等等,要是问为什么猫嘴长成那样,那原因就更复杂了,进化过来就这样了。
人的所谓语言器官,没有一个是天生用来说话的。鼻子本来是用来呼吸的,牙是咬食物的,舌头跟着配合,后来都也用来说话了。
那么人就是在靠自己的耳朵听,然后模仿,觉得哪个音色像,就用语言中的某些音来模仿,甚至于用自己语言中没有的语音来模仿。但是语言有相对的约定性,一旦前人约定了,就不会轻易没事儿就改。因此也许今天人听起来并不是很像也说不定。像狗的叫声,wang,我倒是觉得它并不比fo、wo~、wo更像。猫那么张开嘴叫,也许人觉得像miao,双唇张开到完全打开。同样的猫科的虎,我们却说像ao。因为声带粗,声音低沉,刚开始的发音可能还是次声波呢,听不到,光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