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朱载垕的简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00:35:00
越详细越好

[编辑本段]简介
  明穆宗朱载垕(公元1537-1572年),汉族,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世宗病死后继位。在位6年,病死,终年36岁。葬于昭陵(今北京市十三陵)。
  朱载垕生于嘉靖十六年(1537年),因生母杜康妃失宠,又非长子,很少得到父爱。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刚满16岁的朱载垕就出居裕王邸,开始了独立生活。在裕王邸13年的生活,使朱载垕较多地接触到社会生活各方面,了解到明王朝的各种矛盾和危机,特别是严嵩专政,朝纲颓废,官吏腐败,“南倭北虏”之患,民不聊生之苦,内忧外患使他关心朝局,对他登极后处理政务有着较大的影响。稳定了边塞地区,召礼部侍郎张居正入阁,参与机密事务 ,为隆庆至万历初年的改革奠定了基础,但常怠于政事,且内阁首辅之争不息,财政匮乏现象严重。
  [编辑本段]生平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二月,明世宗嘉靖皇帝病死,朱载垕于同月壬子日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隆庆”。
  隆庆帝本人平庸,但在位期间,除广东、陕西等地先后爆发了规模较大农民起义,几乎没有爆发什么重大的变故,隆庆帝得以稳坐皇位六年。这与他的性情是分不开的,由于在作皇子期间处处小心谨慎,很少张狂,从小就养成了贞静、仁义的性情。同时隆庆朝人才济济,文有徐阶、张居正、高拱、杨博,武有谭纶、戚继光、李成梁。这些人之所以出名,还要归功于隆庆皇帝给了他们发展的空间,反观历史,成化朝也曾人才济济,但由于皇帝的限制,他们终究没有在历史上写下光辉的一笔。朱载垕的一大优点就是用人不疑,放手让他的臣子去发挥才能,使得隆庆朝和万历朝前十年成了明王朝回光返照的时期,这一时期社会比较稳定,经济比嘉靖朝有了较大的改观,可以说朱载垕在使明王朝向最后一个繁荣时期发展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过渡作用。
  公元1572年闰三月,朱载垕因与妃子玩得过火得病,休养了二个月后又强起上朝视事,一上朝嘴和手就不停抖动又突然头晕目眩,支持不住而回宫,他自知病情不轻,急召高拱、张居正及高仪三人接受顾命,吩咐“遗诏与皇太子。朕不豫,皇帝你做。一应礼仪自有该部题请而行。你要依三辅臣并司礼监 辅导,进学修德,用贤使能,无事荒怠,保守帝业。”后病逝。在死前还非常后悔自己过度玩乐伤了金龙玉体。
  朱载垕死后,谥号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宏孝庄皇帝,庙号穆宗,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