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正月初五的新闻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16:06:58
在瑞安老年大学表演的电子琴

正月初五怎么过
正月初五为牛日,俗称“五路财神日”、“送穷日”或“破五节”。它是春节中很特别的日子。
据道教传说,正月初五为财神爷生日。所谓“五路财神”,说法较多,最为流行的有两种,一说是财神由路神演化而来,主管东西南北中五路财源;另一说则认为财神职责可分五个专司,即“东路招财”、“西路进宝”、“南路利市”、“北路纳珍”和“中路玄坛”,分别由比干、财帛星君(民间好赌者杜撰而来)、关羽、范蠡、赵公明担任。
从此以后,正月初五这天,人们为争得发财先机,往往在初四夜接财神,俗称“抢路头”。备好羊头和鲤鱼、糕点、瓜果、香烛等,焚香礼拜,迎财神。用羊头作祭品取“吉祥”之意,鲤鱼取“有余”之意,深信财神降临,财富不尽。商家店铺从大年初一开始就拿下招牌,关门歇业。到了正月初五这天正式开市,同时宴请伙计及买卖同人,共贺开市之喜。清代顾禄《清嘉录》记载:“正月初五,为路头神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
与接财神相对应的是“送穷”。正月初五,是送穷子(也称穷鬼或穷神)的日子。传说颛顼高辛时期,宫中生一子,不着完衣,宫中号称穷子。后来穷子正月晦(正月三十)死,宫中葬之,自此以后,形成了正月晦日(正月三十)送穷子的活动。后来由于传统观念认为“穷鬼有五,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五穷与初五相合,所以后世改初五为送穷的日子。唐代诗人姚合在《晦日送穷三首》提到:“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送穷的具体仪式,往往是家家户户早起按照房屋从里间到外间的顺序打扫卫生、依次燃放鞭炮,从屋内向屋外赶着放,寓意赶走家中穷气、晦气。同时这天不能出门,以防家中穷气、晦气外传。当然,地域不同,送穷方式也不一样,陕西韩城一带,破五将鲜肉放在锅中炙烤、爆炒麻豆,直至崩裂发声,认为这样可以崩除穷气,求得财运。江南地区有“芭蕉船送穷”的做法。所有这些都是人们努力摆脱苦难、憧憬美好生活的乐观态度的写照。
也有人认为旧时过年有许多禁忌。到了正月初五这天,许多禁忌均已破除,故称“破五”。初五这天吃饺子过节,饺子馅须自己剁,寓意将自家晦气剁掉;包饺子时,手捏饺子边,比喻“捏小人嘴”,避免谗言碎语,保证一年行事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