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用地与工业区有什么区别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8:05:57

工业用地是指独立设置的工厂、车间、手工业作坊、建筑安装的生产场地、排渣(灰)场地等用地。
工业区是指在城市发展战略层面的规划中,要确定各种不同性质的工业用地,如机械、义工、制造工业,将各类工业分别布置在不同的地段,形成各个工业区。

工业用地指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及其附属设施等用地,包括专用的铁路、码头和道路等用地。不包括露天矿用地,该用地应归入水域和其他用地类。

工业区:在城市发展战略层面的规划中,要确定各种不同性质的工业用地,如机械、义工、制造工业,将各类工业分别布置在不同的地段,形成各个工业区。
由于工业区的形成条件和所处的位置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
①城市工业区。多由加工工业企业群组成,大部分是在优越的地理条件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在一般情况下,其内部结构比较协调,并有紧密的生产联系,往往体现着城市经济的某种特征。按工业企业群的生产性质,分为两类:一类是专业性工业区,如中国北京的电子工业区、上海的钢铁工业区、哈尔滨的动力机械工业区等;另外一类主要是在一些中、小型城市,由于工业企业少,一般建为综合性工业区。如中国沈阳铁西工业区,北京东郊工业区等。
②矿山工业区。在采掘工业基础上形成的工业企业群组合。与开发区域资源相结合,可组成部门结构复杂、矿业与工业均较发达的矿山工业区。如中国淄博市的南定、甘肃的金昌、安徽的铜陵。
③以大型联合企业为主体的工业区,如上海金山石油化工区、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区等。工业区以企业联合布局为基础,以企业群为主体,厂与厂间的距离一般很近。工业区内各企业由于共同使用统一的供排水系统、交通道路、工程管网、热电站、变电所、港口码头、建筑基地、三废处理设施,以及城镇生活福利设施等,从而大大节省各企业的厂外工程投资,节约用地,提高经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