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的cl值为什么越来越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1 01:35:14
我的老台式机用DDR内存,CL=2.5,笔记本是DDR2的,CL=5,看到新出的DDR3的内存,CL=7。这个延迟为啥越来越大呢?

这个值指的是周期数,CL=7,就是7个时钟周期。因此,必须知道内存的频率,才可以知道CL延迟的具体时间长短,单纯的比较这个数字的大小是没有意义的。比如说,DDR400内存,CL=2.5,实际CL是12.5ns;DDR2 800内存,CL=5,实际的CL也是12.5ns,二者是一样的。

CL值。
CL是CAS Latency的缩写,是内存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内存纵向地址脉冲的反应时间。当电脑需要向内存读取数据时,在实际读取之前一般都有一个“缓冲期”,而“缓冲期”的时间长度,就是这个CL了。内存的CL值越低越好,因此,缩短CAS的周期有助于加快内存在同一频率下的工作速度。这个CL值和内存运行的频率也有关系,同样的内存,
DDR333的内存这个CL值为2.5,如果运行在266的频率下,CL值可以设为2。
CL值越小越好,但是频率越来越大,从667到800到1333,CL值不能一直沿用2.5,技术不成熟,CL值也就越来越大

CL(CAS Latency):为CAS的延迟时间,这是纵向地址脉冲的反应时间,也是在一定频率下衡量支持不同规范的内存的重要标志之一。

内存负责向CPU提供运算所需的原始数据,而目前CPU运行速度超过内存数据传输速度很多,因此很多情况下CPU都需要等待内存提供数据,这就是常说的“CPU等待时间”。内存传输速度越慢,CPU等待时间就会越长,系统整体性能受到的影响就越大。因此,快速的内存是有效提升CPU效率和整机性能的关键之一。

在实际工作时,无论什么类型的内存,在数据被传输之前,传送方必须花费一定时间去等待传输请求的响应,通俗点说就是传输前传输双方必须要进行必要的通信,而这种就会造成传输的一定延迟时间。CL设置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该内存在CPU接到读取内存数据的指令后,到正式开始读取数据所需的等待时间。不难看出同频率的内存,CL设置低的更具有速度优势。

上面只是给大家建立一个基本的CL概念,而实际上内存延迟的基本因素绝对不止这些。内存延迟时间有个专门的术语叫“Latency”。要形象的了解延迟,我们不妨把内存当成一个存储着数据的数组,或者一个EXCEL表格,要确定每个数据的位置,每个数据都是以行和列编排序号来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