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长城有什么特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23:42:00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领三十万人北逐匈奴,占据河套,并修筑长城。“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暴师于外十余年。”(《史记·蒙恬列传》)秦长城把过去秦、赵、魏、燕长城连接起来,从临洮到辽东的绵延万里,从此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秦长城可大致分为西段和北段。西段起于今甘肃省岷县,循洮河北至临洮县,经定西县向东北至宁夏固原县、甘肃环县、陕西靖边、横山、榆林、神木,然后向北折至今内蒙古托克托南,抵黄河南岸。北段即黄河以北的长城沿阴山西段的狼山,向东至大青山北麓,再向东经今内蒙集宁、兴和至河北尚义,再向东北经今河北张北、围场,再向东经抚顺、本溪后向东南,终于朝鲜清川江入海处。

在修筑北方长城的同时,原诸侯国间用以“互防”的长城被拆毁:“皇帝奋威,德并诸侯,初一泰平。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史记·秦始皇本纪》)秦长城对于抵御匈奴的骚扰,保障中原生产和生活的安定,起了重要的作用。秦始皇为了修筑长城动用了30万人,创造了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这一繁重的修筑工程,也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孟姜女的故事便来源于此。现在临洮附近,阴山、大青山一线,都有秦长城遗迹残存。

“万里长城”是与秦始皇的名字分不开的,甘肃民间至今仍有“秦始皇修长城,苦军累民”之说。秦律之苛刻,始皇之严厉,在历史上是少有的,蒙恬所筑长城不至于是糊弄朝廷的虚假妄说,因此,秦长城之存在是确实无疑的。细研历史文献及实地考察,可以看出秦长城西段结构,不同于先秦长城。其特点是:

(一)因河为塞,凭借黄河天险为屏障。黄河是一条大河,古时流量比现在大,水流湍急,水势汹涌,崖壁陡峭,是一条天然防线。蒙恬充分利用黄河天险,“因河为塞”,“因地形用制险塞”,或“边山险”,或“堑溪谷”,对自然地形进行整治,形成塞防,以防匈奴入犯。

(二)在扼险之处修筑障城。如前所述,《史记》有:“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的记述。这“四十四县城”并非“县城”,而是“悬城”。在秦汉时代,“悬”字是与“县”字通用的。《辞海》释“悬”:本作“县”,无所依傍也;悬隔:相隔很远,《史记·高祖本纪》云:“县隔千里,持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