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守岁》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2:08:19
守岁
(北宋)苏轼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释义

第二年难道没有一年,心事怕失误。

努力把今晚,少年还可以夸耀!

《守岁》 宋代:苏轼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注释 

要知道快要辞别的年岁,有如游向幽壑的长蛇。长长的鳞甲一半已经不见,离去的心意谁能够拦遮!何况想系住它的尾端,虽然勤勉明知是无可奈何!儿童不睡觉努力挣扎,相守在夜间笑语喧哗。

晨鸡呵请你不要啼唱,一声声更鼓催促也叫人惧怕。长久夜坐灯花点点坠落,起身看北斗星已经横斜。明年难道再没有年节?只怕心事又会照旧失差。努力爱惜这一个夜晚,少年人意气还可以自夸。

赏析

第一个层次前六句,用生动的比喻说明守岁无益,从反面人题。要写守岁,先写守不住,不必守,这是欲擒故纵,使文字多波澜的手法。

中间六句是第二个层次,写守岁的情景。一个“强”字写出儿童过除夕的特点:明明想打磕睡,却还要勉强欢闹。这两句仍然是作者回味故乡的风俗,而不是他在凤翔时的情景。

最后四句是第三个层次与开头第一个层次的欲擒故纵相对照,表明守岁有理,应该爱惜将逝的时光。正面交代应该守岁到除夕尽头,是点睛之笔,使全诗精神陡然振起。

苏轼的《守岁》,诗意明白易懂,旨在勉励自己惜时如金。作者用形象的蛇蜕皮喻时间不可留,暗示要自始至终抓紧时间做事,免得时间过半,虽勤也难补于事。努力应从今日始,不要让志向抱负付诸东流。

守岁 原文 什么是守岁? 守岁(年号) (董思恭:《守岁》) 为什么要守岁? 老年人适合“守岁”吗? 为什么过年要守岁? 为什么过年要守岁? 什么叫做“守岁”? 除夕为什么要守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