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有短一点的《家乡的变化》关于苏州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20:47:05

记得八年前校车把我们从火车站拉到校本部的路上,在十梓街上眼看着校车都快擦到路旁的梧桐树了,可司机根本一点不紧张,安全得把我们送到了存菊堂前,当时对苏州的第一印象是:“苏州好小噢,这就是传说中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苏州吗?”带着离家千里的思念和些许的不满开始了七年的大学生活,军训时在莫邪路旁的学生公寓住了一个月后,搬到了乌鹊桥路的苏医,看着狭小的校园和不是一般旧的宿舍,当时心里那个落差啊,至今都印象深刻。那时候对苏州的印象是---没有城市气息,夜里八九点街上便安静得很,车不多,特别是私家车。渐渐地,随着对古城历史的了解,特色的建筑,政府为保护古城的举措,诸多的景点,夜晚的宁静,对这个城市的感情越来越深。因为市区景点集中,市里随处可见人力三轮车,可供一到两个人坐,出租车也不多。大一时到园区放风筝,那时候金鸡湖一带正在建,后来那里便成了和同学好友经常去散步走走和野餐的地方,如今,好友已经把家安在湖边了。

  而现在的苏州市里呢?本不宽敞的街道上停着大大小小的车,非机动车道上也不例外,骑车走在非机动车道,不时有车从机动车道转进来停车或从你身后开过来,有的甚至都不鸣一下喇叭提醒你;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小摩托三轮车也在街上蹿来窜去地拉客,和人力三轮车一起,使得非机动车道变得更挤更不安全,逢节假日观前街区更是拥挤不堪,走路都可能被人或车撞,而一地产商的标语还写着“观前之后,苏走再没有中心”,晕,是繁华还是拥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