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屡次侵犯孩子的隐私后,孩子又能怎么样?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0 15:42:04
说父母是为了孩子好,说叫孩子冷静什么的,这些没用的P话请不要用来回答,谢谢!!
欢迎真凭实据的证据,条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长侵犯孩子的隐私,是抱着"为孩子好"的借口进行的.初中政治书上明确写有,未成年人也拥有隐私权,但是家长可不管这些!!

他们一般会说"小孩子有什么隐私?"
拿本书解释给他们听,让他们知道孩子也有隐私
但是,他们知道后,心想,隐私就隐私,我们就看你的隐私怎么了?你一个小孩子能把我们怎么样?这次我给你道歉,下次我们再看,再给你道歉,周而复始,反正道歉只是口头的东西,说多少次都无妨,你就算真的拿张纸记下来又怎么样?难道你还想把我们告上法庭?你还真能叫警察?还能罚钱什么的?

当然不可能.有些地区会让教育局的人来教育一下家长.但是屡次教育,屡次侵犯,这怎么办?我是家长我怕谁?我就侵犯我怕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我朋友的情况,当然,过去我的隐私也常常受到侵犯,现在我把秘密随身携带了,因为我对他们完全没有信任感.我朋友就不同了..书信之类的东西,是他过去一个铁哥们寄的,但是每次他父母都先偷看一遍再给他,让他觉得非常气愤.请问,对于他父母的这种行为,有什么办法可以让父母受到处罚?
基本上都没看到问题的第一句话,哎

1、“家长屡次侵犯孩子的隐私后,孩子又能怎么样?”:先和家长协商,协商无果后坚决抗议,抗议无果后采取更严厉的措施:收集家长侵犯隐私权的证据(被开拆的信件、家长承认的录音、其他人的证明等),就真的将他们告上法庭:如果孩子真想维护自己的隐私权,即使不是真心想让父母受到惩罚也要起诉他们,只为给他们一个教训、给他们一个提醒--其实你可以在起诉后接受法官的调解的,一旦到了对簿公堂的地步,对父母会有一个很大的震动的,有这样一告,相信下次他们就不敢了,这就是孩子的目的了。

2、“我是家长我怕谁?我就侵犯我怕谁?”:孩子好像确实很可怜?其实,这真的不是敌我矛盾,只是人民内部矛盾,父母不是有恃无恐的非要“违法犯罪”、非要侵害孩子的隐私权,只是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再加上父母的“爱”非正常发挥而已 ,如果能用一次严肃的谈话、严厉的抗议解决的,就不必动用“起诉”这样的法律手段,虽然震慑作用大,但也伤心、伤情。

3、“现在我把秘密随身携带了,因为我对他们完全没有信任感”:这可不是办法,你不可能把所有秘密都“随身带”吧?万一哪天重要消息被遗漏了呢?而且这样活着也太累了吧?不如谈判、抗议、走法律途径,你说呢?

1.每个人都有隐私权,是毫无疑问的。
2.家长对孩子的隐私侵犯,现实中很多,如果通过法律途径很难解决,毕竟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的一家人。
3.建议向媒体透露,向未成年人保护相关单位说明情况,做做家长的思想工作。

补充一下:未成年人保护法 相关的只有这一条,
第三十一条、对未成年人的信件,任何组 织和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除因追查犯罪的需 要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的 程序进行检查,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 的信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外, 任何组织或者个不得开拆。

这问题没必要深究,就两个字:习惯
这是父母基于对子女的抚养权、教育权、惩戒权所生成的一种不好的习惯。没有审理及处罚的必要性,就如同自己的亲生子女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父母的身体隐私一样,你能说因为这个也要处罚子女吗?父母偷看子女信件不合法,那么子女观看父母身体隐私就合法吗?那么既然不合法为什么大家依然认可呢?因为已经成为习惯。
所以这两个字已经解决你说有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