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和韩国有矛盾?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01:19:03

网络上的所谓中韩矛盾,起源两种说法

中方:韩国历史学家捏造历史,在历史书中捏造古代高句丽版图,称长江以北,自从远古到唐朝初期都属于韩国人的祖先东夷人。
然后又说韩国自称蚩尤后代,古代的姜姓、韩姓等都是东夷祖先。从战国时代,一些东夷族确实占据长江以北地区。韩国以此称东夷西夏曾经共同统治中原。
之后韩国又向世界文化遗产申请了端午节(端午祭,其实根端午节是日子相同,但习俗完全韩化的东西),造纸术,造火药,造铁甲舰等。

按韩国的说法,他们的祖先来自喜马拉雅山西部,后来东迁,在黄河流域影响了华夏文明和红河文明的起源。甚至有本小说[蚩尤大帝]说蚩尤打败了黄帝。。

也就是说韩国的祖先打败了中国人的祖先。。。。

但是韩国方面,一,说该历史教材只是极少数学校用了,并不是官方教材。
二,一些韩国网站上说,之所以有矛盾是中国的东北发展计划要霸占他们祖先的历史遗产。

共存文化很容易成为相邻国家申遗竞争的焦点,有形文化遗产很难争夺,无形文化遗产就成了焦点。中国周边国家很多受中华文明影响,越南把雅乐申遗成功,印度尼西亚和柬埔寨的皮影戏申遗成功,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用的都是这个策略。

在申报这些无形文化遗产的时候,他们又特别突出地方特色,强调与中国共存文化的差异。因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评审标准之一就是独特,即“申报项目自身价值代表一种独特的成就,一种创造性天才的杰作”。类似这样的申遗,也可以说在有策略的争夺共存文化的阐释权、所有权。

韩国和中国的文化遗产申报已经全面发生矛盾。韩国有位作家最近写一本书,说与黄帝大战的蚩尤是韩国人的祖先,而我们中国的苗族、瑶族一直认为蚩尤是他们的祖先。蚩尤和黄帝大战发生在河北,现在河北还有蚩尤村,还有当年争夺的盐池的遗迹。中国的苗族很着急,贵州和湖南很多苗族兄弟正在联络全球苗族召开会议,讨论蚩尤问题。韩国人的理由是,韩国人祖先是高丽人,蚩尤属于九黎,在古音中九黎与高丽是同音的,九黎就是高丽。韩国人还论证,豆浆不是中国人发明的,韩民族不仅发明了豆浆,还发明了豆腐。

2007年,韩国人将“祭孔大典”正式进行文化遗产申报。孔子是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