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无止境的事实论据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02:31:52
举几个名人事例

人物
肖欲晓,1990年湖北省高考理科状元。湖北荆州人,现年32岁。

17岁时以623分的高考成绩从荆州中学考入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现在美国弗吉尼亚州某知名IT公司担任软件设计师。

人物寄语

人生要面对的考试有很多,除书面考试外,还有道德和人格方面的,无论哪种考试,保持一颗平常、淡然的心最重要。

一时的状元并不能决定一生的路,只有不断学习、不停充电,才能走得更远,因为学无止境。

我会为女儿提供学习的机会,但我不会为她规划人生。对于女儿的教育,我更看重良好性格的培养。

“如果硬要问状元给我带来了何种影响,我想是在大学的专业上,选择的空间更大。”对于自己当初选择就读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肖欲晓称,一方面是自己兴趣所在,另一方面,当时她分析IT业应是朝阳产业。

4年本科,3年硕士,在清华的7年,肖欲晓称,自己学会了如何学习。“与高中完全不一样,在清华的学习完全不是被动、填鸭式的,你必须得学会如何自主学习。”在清华,肖欲晓最爱去的地方是图书馆。

因为兴趣,肖欲晓跑图书馆、查资料,不断学习,不断思考,当发现已有知识不足用时,她萌发了去国外深造的想法。清华计算机系研究生毕业后,肖欲晓顺利考入美国伊里诺伊大学深造。

接受晨报专访时,远在美国的肖欲晓在电话里寄语湖北学子:一时的状元并不能决定一生的路,只有不断学习、不停充电,才能走得更远,因为学无止境。

状元“出身”

父母从不以分数定成败

肖欲晓的家里,父母分工明确,爸爸主管两个女儿的学习,妈妈负责生活。肖欲晓的姐姐赖华欣比她大5岁。

爸爸赖以明介绍,在学习上,他对两个女儿要求极严。从小,他就教育她们,除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还必须复习当天的功课和预习第二天的内容。

良好的学习习惯一经养成,父母便很少为女儿们的学习操心。“我们不要求孩子每次考试达到一个什么标准或名次,但总告诫女儿,无论是班级小测验还是高考,都要认真对待,尽自己最大努力。”赖以明说,女儿付出努力后,即使不能在成绩上得到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