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话的译文!!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0:47:02
刘宠字祖荣,东莱牟平人,齐悼惠王之后也。父丕,博学,号为通儒。

宠少受父业,以明经举孝廉,除东平陵令,以仁惠为吏民所爱。母疾,弃官去。百姓将送塞道,车不得进,乃轻服遁归。

后四迁为豫章太守,又三迁拜会稽太守。山民愿朴,乃有白首不入市井者,颇为官吏所扰。宠简除烦苛,禁察非法,郡中大化。征为将作大匠。山阴县有五六老叟,自若邪山谷间出,人赍百钱以送宠。宠劳之曰:“父老何自苦?”对曰:“山谷鄙生,未尝识郡朝。它守时吏发求民间,至夜不绝,或狗吠竟夕,民不得安。自明府下车以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年老遭值圣明,今闻当见弃去,故自扶奉送。”宠曰:“吾政何能及公言邪?勤苦父老!”为人选一大钱受之。

转为宗正、大鸿胪。延熹四年,代黄琼为司空。以阴雾愆阳免。拜将作大匠,复为宗正。建宁元年,代王畅为司空,频迁司徒、太尉。二年,以日食策免,归乡里。

宠前后历宰二郡,累登卿相,而清约省素,家无货积。尝出京师,欲息亭舍,亭吏止之,曰:“整顿洒埽,以待刘公,不可得止。”宠无言而去,时人称其长者。以老病卒于家。

刘宠字祖荣,东莱牟平人,齐悼惠王的后代。父亲叫刘丕,学问深厚,大家都叫他通儒。
刘宠从小跟随父亲学习继承了父亲的学识,以通晓经典被举荐为孝廉,做了东平陵的县令,以宽仁大度善于政事被官吏人民所爱戴。母亲生病辞职回家,为他送行的百姓堵塞了道路,马车无法前行,于是只好轻装步行回到家。

后来升迁为豫章太守,又升迁为会稽太守。山中人民生活习性淳朴,有老人不愿意到城中居住的,(是因为)很受各种小官吏骚扰 。刘宠简化各种繁琐手续废除各项苛刻政策,监察惩罚各种违法的人,城中的风气大为好转。朝廷征召他做大匠(官职),临走山阴县有几个老者,从若邪山谷中出来,每人拿一百钱送给刘宠。刘宠抚慰他们说:“父老们为什么在山中过清苦的生活”回答说:“我们山野中的卑鄙小民,没有见过大世面。别的郡守在时经常派官吏在民间征收,到晚上也不停止,有时候狗叫一直到天亮,人民无法得到安宁。从您到这里,狗晚上不叫,人民看不到官吏了。老了碰到圣明的郡守,现在您离我们而去,所以要自己来送您。”刘宠说:“我哪里有能像您说得那样的政绩?辛苦父老乡亲了!”于是收了每人一个铜钱。

后来又做了宗正、大鸿胪(官名)。延熹四年,代替黄琼做司空(官名)。因为天气不正常(阴雾愆阳:夏季寒冷雾气,冬季过热的太阳,有害农业)被免除官职。后来做官为大匠,又做到宗正。建宁元年,代替王畅做司空,又很快升迁为司徒、太尉(官名)。建宁二年,因为日食被免除官职,回到老家。

刘宠前后做了两个大郡的郡守,屡次官拜公卿丞相级别,而生活俭朴,家里没有什么积蓄。某次出京城,想在馆舍歇息,馆舍的官吏制止他,说:“这里整顿打扫等待刘老先生来,等他来了住下走了您才可以入住。”刘宠什么也没说就走了,当时人们称他为长者。因为年龄大得病死在家中。

译文
刘宠,字祖荣,东莱牟平人,是齐悼惠王的后代。齐悼惠王的儿子就是齐孝王将闾,将闾的小儿子被封作牟平侯,因此他的子孙后代就在这里安家。刘宠的父亲叫刘丕,有广博的学识,号称是当时的“通儒”。刘宠青少年时代就从父亲那儿接受学业,凭着通晓经典被举荐为孝廉,担任了东平陵县的县令,因推行仁政、有惠民举动而被老百姓爱戴。后来,他因母亲生病了,只好放弃官职离任回乡。老百姓得知消息后,前往送行,堵塞了道路,他的车子不能前进,于是他就穿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