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高一的历史材料分析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23:43:59
[材料一] “我国革命的目标是为中国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种有一样做不到,它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

[材料二] “……所有国民军对外之行动,宣言如下:一、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二、偿款外款照旧担任,仍由各省洋关如数摊还。三、所有外人之既得权利,一体保护。”

——《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对外宣言》

[材料三] “我同盟会素行主张者,有三民主义:一、民族主义,二、民权主义,三、民生主义。今民族、民权已达目的,惟民生问题尚待解决。……民生主义以富人虽富,不使以其富害贫人,……吾国资本家尚无,然不可不预为富人劝告,预为贫人防备,此即民生主义也。”

——孙中山1912年8月25日《在国民党成立大会上的演讲》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分析孙中山当时要建立的“至完美”的国家是什么样的国家?他准备怎样建立?

(2) 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或三大革命有何局限性?

(3) 材料三的论述中,有哪些不符和当时中国的实际?

。。。请准确回答。。。

(1)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
(2)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不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3)①当时并没有实现民族和民权
②民生主义没有考虑到广大贫苦人民
③我国当时应经有了资本主义,所以是有资本家的

因为不知道每一题的分数是多少,所以可能会有遗漏。记住哦,答题的时候要看分答点。我高考历史可是考进了全省分数前5%以内哦,努力吧!

1)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 ,通过武装斗争的方式推翻封建专制。
2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不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当时并没有实现民族和民权
民生主义没有考虑到广大贫苦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
把满族人和满族统治阶级等同起来
3资产阶级已经在沿海地区产生,以轻工业为主。

(1)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以三民主义作为指导思想。(2)局限性: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指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3)民权民族目标均已达到和未出现资本家的说话错误因为中国的民主革命认务并未完成。辛亥革命性质就是资产阶级革命

好多字啊。50分太少了,再重新悬赏,我就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