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有关洋务运动的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19:25:18
为什么洋务运动的破产标志是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惨败?有什么理论依据?

清末,清政府为求出路,由其政府内部的一些较开明的高官进行了洋务运动,其开始时间大约在太平军捻军被剿灭后,国家大乱20年后,一时平静,给予了较为有利的改革条件。同时19世纪70年代,日本由幕府将军时代转入明治维新。双方都进行了将近20多年的发展。于1895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中方失败。这就代表着洋务运动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改革方式,因为并没有改变内部政治结构,所以败给了日本的那种君主立宪方式的改革。所以说革命就是要革本质。

甲午战争,中国惨败。洋务运动既没有富国,也没有强兵,与当初的理想差距太远。具体你可以到书上看,太多了。

后方群众用小车推

因为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导致洋务运动的破产

因为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北洋舰队又是三支舰队中最强大的舰队,
而洋务运动也是由清政府开展的,
所以北洋舰队全军覆灭给清政府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没有钱了,就不能继续开办洋务运动了,
自然就破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