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造船业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14:50:45
南宋的造船业相对北宋发达很多嘛?
对促进经济作用有大多?
请给些资料。

南宋造船业十分发达,从福建泉州出土宋代沉船来看,它代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造船技术。首先是它的尖底船型,截面是一个巨大的“V”字型,有粗大的龙骨和扁阔的船体。这种面宽底尖的海船,吃水深,稳性好,不畏风浪,而且容量大,可以装载大宗货物。在遇到侧面刮来的风时,横向移动也较小,甚至可以开顶风船。其次是它的多重板结构,即船壳板不是单层的,而是用二层或三层板叠合的。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尖底造型的船壳弯曲多,弧度大,采用多重板建造,不仅取材和施工(包括维修)较容易,而且使船壳坚固耐波,经得起狂风巨浪的冲击,有利于远航。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它的水密仓设置,就是用隔舱板把船舱分格成互不相通的一个一个仓区。在航行中即使有一个或两个船舱进水,也不会流到其他船舱,船也不会沉没。如果不设水密仓,那末只要一处进水,就会殃及全船。中国最迟在唐代就已经开始在船舶上设置水密仓,到了宋代,它的使用和设计就更加普遍和成熟了。水密仓是中国人在造船技术上最伟大的发明。

我国宋代时,造船工艺有了很大进步,造船业飞速发展,出现了很多造船业中心,特别是海船的质量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为推动当时的经济发展和商品贸易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北宋建都开封,每年需要大量漕船载运东南的粮食等货物。宋太宗至道末(997),各州岁造船三千三百三十七只。官营作坊打造战船、漕船等,民营作坊打造商船、游船。两浙的明(今浙江宁波)、温、台(今浙江临海)、婺(今浙江金华)等州,江西的虔 (今江西赣州)、吉州(今江西吉安),荆湖的潭(今湖南长沙)、鼎(今湖南常德)等州,陕西的凤翔府斜谷(今陕西眉县西南)等地,都已成为造船业的中心。福建沿海四个州军都生产海船,海船质量居全国首位。长江两岸交通要冲还设有专门修船的场所。

北宋时内河航运出现的“万石船”,是长江最大的航船。当时所造海船船形下侧如刃,便于破浪,船上设备齐全,包括抛泊、驾驶、起碇、转帆和测深等方面。海船还设置了隔离舱,使用了称为“转轴”的桅杆,从而增强了战胜逆风恶浪的能力。这种海船在当时世界上是最先进的,中外商人所乘用的海船很多是宋人建造。北宋末年出使高丽用的一种大海船称“神舟”,其船体庞大,什物器用及所载人数都相当于普通客舟的三倍。

南宋杨么起义时,洞庭湖的起义军与官府对抗,双方都用大力制造车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