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各颜色的别称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01:36:51
比如玄为黑,绯为红,还有乜?

1、“绛,大赤也。”本义是:“深红色”
2、“朱,赤心木,松柏属。”本义是:“赤心木”,后用来指“朱色,大红色”
3、“赤”本义是“火的颜色”,即红色。
4、“丹”本义是“辰砂,朱砂”,后表示“红色,赤色”。
5、“青”古代和现代都表示“蓝色”
6、“苍”的本义是“草色”,表示“深蓝色”或“深绿色”
7、“碧”的本义是“青绿色的玉石”,表示“浅蓝色”或“浅绿色”
8、“蓝”在上古汉语中只作为“蓼蓝”的意思,是名词,后来才具有“蓝色”的意思。
9、绿 形声字。本义是:“青中带黄的颜色”后也用来表示“乌黑色 ”
10、 白 象形字。甲骨文字形,象日光上下射之形,太阳之明为白,从“白”的字多与光亮、白色有关。
11、 黄 象形字。金文象蝗虫形。当是“蝗”的本字。本义是:“蝗虫。”后常指:“黄色”。

12、 褐 形声字。从衣,曷声。后表示“黄黑色” ,

13、 灰 会意字。从手,从火。意思是火已熄灭,可以用手去拿。本义是:“火灰”。后指“灰色”,白色和黑色的混合色

古代汉语中表示颜色词语的差别

1,“绛、朱、赤、丹、红”的区别
“绛、朱、赤、丹、红”五个词都表示红色,按其由深到浅的不同程度排列,“绛”的程度最深,《说文》:“绛,大赤也。”本义是:“深红色”。“朱”的程度其次,《说文》:“朱,赤心木,松柏属。”本义是:“赤心木”,后用来指“朱色,大红色” 。“赤”本义是“火的颜色”,即红色。“丹”本义是“辰砂,朱砂”,后表示“红色,赤色”。“红”的程度最浅,《说文》:“红,帛赤白色也。”本义是:“粉红色。”到后来,“红”和“赤”没有区别。
2,“青、苍、碧、绿、蓝”的区别
“青、苍、碧、绿、蓝”五个词在现代汉语中都是形容词,表示颜色。但在古代汉语中是有区别的。“青”古代和现代都表示“蓝色”,“苍”的本义是“草色”,表示“深蓝色”或“深绿色”,程度最深,“碧”的本义是“青绿色的玉石”,表示“浅蓝色”或“浅绿色”,这三个词本来是有区别的,有时也可以混用。如青天又叫苍天,青草也叫做碧草,青苔也叫做苍苔。“绿色”和“青色”意义相差较远,混用的较少。“蓝”在上古汉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