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点评 《成长回眸》之二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22:30:31
我回眸我的成长之路,似乎多了些灰尘的不明,少了些斫痕的深刻,一路走来,已过了几度春秋冬夏,却从未品味成长路上的所得所失。

我那紧闭的双眼是林海英为我开启的。吹区《城南旧事》表面的灰尘,回味英子的童年,“英子,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挺一挺就过去了”,当爸爸的花儿片片飘落,伴随着毕业的骊歌,英子长成了,不在是小孩子了。成长之中总有些离别忧伤、生死悲欢,堕落吗?沉沦吗?回眸英子的成长,我看到是坚强。

我心中的困惑与迷惘是胡适为我擦去的。翻开《我的母亲》一页,又体味胡适小时侯为其舔去病眼上的翳痕,一“真”字写出了母亲对儿子多少的关爱,对孩子那无怨无悔的爱意,我们的成长是与父母的付出与哺育分不开的,成长的点点滴滴浸透了母亲的血和泪。回眸成长,才发觉忘记了很多很多。。。。。。。

我心中的涅磐之火是鲁迅为我点燃的。回眸鲁迅的成长,搓开《呐喊》、《彷徨》的纸页,阅读成长中的坎坷所见所闻,竟看到了辛亥革命不彻底而造成荒凉萧索的故乡;看到了落魄可悲的孔乙己;看到了受人欺凌哀其不幸的祥礼貌嫂。。。。。。。鲁迅弃医从文,用一支笔在回眸成长间批判了社会的黑暗,人心的麻木-------凝成一部《朝花夕拾》,立在文学史的高峰中!

成长回眸中,我们学会“愈挫愈强”的不屈;成长回眸中,我们学会“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的感恩之心;成长回眸中,我们学会从彷徨无知到看清社会,作到“举世皆浊我独清”的清醒!

学会回眸你的成长吧!积累成长中的点点滴滴,当生日歌再次想起的时候,你就可以无怨无悔,毫无牵挂的步入新的成长旅程!

(70字左右)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每当听到这首熟悉的旋律时,我便不由自主地想起我亲爱的母亲。 记得那是六月的一天,刚放学,我正准备回家。俗话说“六月天,小孩的脸”说变就变。刚刚还是晴空万里,霎时间,空中被蒙上了一层厚厚的乌云。只见一道闪电出现在空中,顿时,天空像被震裂了一样,不一会儿,但下起了瓢泼大雨。这时的我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因为爸爸工作忙,奶奶家又远,妈妈卧病在床,谁能给我送伞呢?远看同学们一个个都被家长接走了,我的心更是焦急不安。 忽然,我看见雨中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只见她蹒跚着向学校走来。啊!是妈妈!“妈妈、妈妈……”我高声喊着,跑着出了校门,一头扑进了妈妈的怀里。妈妈伸出冰冷的双手抚摸着我的头,小声地说:“孩子等急了吧!”“不,我不急,您怎么来了呢?你身体还不舒服呢!”看着妈妈被雨水浸湿的身子,我哭了。 回家路上,妈妈总是把伞入我这边推,我不依,妈妈笑着说:“孩子,没关系,妈妈挺得住,你正是学习的时候,可别生病了。”听着妈妈的话,我泪如雨下。平时,我总是责备妈妈不疼我,只疼妹妹,原来不是这样的,手背手心都是肉,妈妈对我的爱并不亚于妹妹,只是我一直不能理解,今天我终于明白了妈妈的一番苦心,其实妈妈平时对我的严厉都是希望我能早日学会独立。 这时,我不由得想起古人的一首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啊!妈妈!我何时才能报达你对我的养育之恩呢! (指导教师:潘志娇)

1918—2001)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祖籍台湾省苗栗县,191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1921年随父母回到台湾;1923年又随全家迁居北京,并在北京城南定居下来。一直到1948年才同丈夫、孩子一同回到故乡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