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永昌堡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3:34:13
年代 谁建造的 用处 写具体点谢谢~~~~

永昌堡简介
  永昌堡,明城堡,俗称新城。建于1558年(明嘉靖三十七年)。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永昌镇。明代,温州沿海备受倭寇侵犯,永强抗倭首领王沛、王德叔侄牺牲。后王叔果、叔呆兄弟发起修建此堡以抗倭。城堡呈长方形,南北长738米,东西阔445米,周长2366米,城墙高8米,基阔4米。用石块斜垒,中夯土。城外环护城河,城内凿有二渠,居民分住渠之两岸,井然可观。该城墙已部分残缺。1982年修复南北城门两旁城垛及城楼。2001年06月25日,永昌堡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昌堡的风雨沧桑
  永昌堡位于温州市龙湾区,瓯江南岸,濒临东海,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永中镇一片密密麻麻的民宅中,永昌堡至今仍依稀可见当年方方正正的布局。这座南北长778米,东西长445米的城堡,除去南面的部分外,一道高约8米的石垒城墙,以及东南西北四座城门,如同忠实的卫士默默地坚守着,任凭几百年的风雨沧桑,无怨无悔,坚如磐石。南北两座城门旁还有一道水门,一大一小两条河自南向北从永昌堡的中心横穿而过,数不清的东西流向水道,巧妙地构成了水上交通网络,又为水乡城堡增添了几分江南的妩媚。
  堡内御史巷1号都堂第建于明代隆庆年间(1570年),是当时督察院佥事都御史王诤的故居,三面临水,被专家称作“典型的明清东南沿海水乡人家布局”。今天我们仍可看到,都堂第的檐廊、窗棂等都按“修旧如旧”原则,恢复原有格局,保留了明代“明”风“明”韵,十分简洁明了。
  永昌堡像都堂第这样的古宅目前还有40余处。这里住着3000余名居民,其中王姓的特别多。如今他们把这座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占地13余亩的祠堂利用起来,不仅办图书馆,还开设了风情民俗室、乡贤纪念室、抗倭筑堡展览厅、二战革命史展览等。这里进进出出的老老少少大都是王氏的后裔。无论谁,他们都能说出自己先祖的英雄事迹,讲述先祖当年抗倭的动人故事。
  明代中国东南沿海倭寇猖獗,尤其是温州,经常成为海盗的袭击目标。公元1553年至1563年短短11年间,温州遭倭患28次之多,每年因此而死的人不少于3万。当时温州有一对叔侄王沛和王德,叔叔王沛为保卫海防,号召乡人进行抵抗。其间,他组织起一支千余人的抗倭队伍,在战斗中身先士卒,第一次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