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说说话不要随便就脱口而出,应该先思考清楚再说是哪句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16:47:38
不要乱说话的那句。不是“三思而后行”那句。谢谢!
不是“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啊~我不知道是否我没有表达清楚,就是说话要想清楚再说,不要不考虑后果就说出来。

我就知道这两句
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矣。
2.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在下学浅,别的还没学到。

【原文】 子曰:“由(1),诲女(2),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注释】 (1)由:姓仲名由,字子路。生于公元前542年,孔子的学生,长期追随孔子。
(2)女:同汝,你。
【译文】 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评析】 这里孔子说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人们应当虚心学习、刻苦学习,尽可能多地加以掌握。但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我任为就是这

生活中,每个人说出“文明礼貌”四个字应该都是轻而易举的事,然而,说得容易做的难,在现如今的社会中,要做到文明礼貌,恐怕是梦境中的事了。
有人不服,说,我绝对没有说过脏话。真的吗?您究竟是真的没说过,还是认为一些话并不是粗话?这样的例子并不少。我认识一位阿姨,她经常说一些比较常见的“口头禅”,骂娘的,骂奶奶的,往往是脱口而出。但在大家说谁谁谁骂人时,她就说:“我从不骂人。”她根本就不认为那是骂人,仅仅是当成了“口头禅”,就像说“哇噻”一样。有的人还会在交谈中,夹杂一些秽言秽语,唾沫横飞。
有些人平时彬彬有礼,一旦被逼急了,说出的话比谁都狠,一骂就骂上祖宗十八代。事后解释:我太冲动,失态了。无论您失态与否,那脏话是覆水难收了。这是口语中的不文明。不过,在情急之下,通常会伴随着行动上的不文明。路上两辆急着上班的自行车撞到了一起,“哎呀,你这人怎么不长眼啊?没见我正要上班吗?”“是你不看路吧!撞了我还恶狗先咬人。”“你**怎么骂人哪!”“你也骂了。”“嘿!我**不光骂,我还打呢!我打你个**的!”得得得,这二位,是班也不上了,车也不管了,打吧!还夹着几句脏话。那一边看笑话的自行车啊,该改个名,叫“自省车”喽!
这是些很常见的,骂人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