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美社交礼仪的差异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17:40:24
越具体越好!

汉语和英语中都有表示感激、歉意的固定说法,请别人帮忙前,也要先说点什么,例如汉语里“谢谢”、“对不起”、“请…”,英语里的 Thank you, I’m sorry, Excuse me等。总的来说,这些表达方式十分相近,不会造成什么麻烦。但是,尽管相近,仍有差异。

英语里的 Thank you和 Please比汉语的“谢谢”和“请…”用得更加广泛。如果求人帮点小忙,比如借支铅笔,问个路,传个话,叫人来接电话等,中国人常常不说这些客气话,特别是对亲属和好朋友,更不用这样客气。许多中国人认为,西方人过于喜欢说Thank you和 Please,没有必要,甚至叫人不耐烦。另一方面,中国人相信对方知道自己的感激之倩,因此不必多言;但在西方人看来,不说这些客气话就有些失礼,对别人不够尊重。

对方说了 Thank you或“谢谢”之后,英语的回答是Not at all, Don’t mention it或You’re welcome;汉语的回答是“没什么”或“不用谢”。导游人员和服务人员为外宾做了什么事,外宾说Thank you后怎么回答呢?有人会说:“这是我应该做的。”如果把这句话直译为 It’s my duty, 就会含有下列意思:服务员或导游本人并不想做这件事,但这是他(或她)的职责,所以不得不做。这与汉语所委表达的原意有很大出入。适当的回答是I’m glad to be of help或It’s a pleasure表示“我很乐意(为您效劳)”之类的客套话。

人们往往认为汉语中的“请”相当于英语中的Please。但在某些场会却不宜用英语Please,比如让别人先进门或先上车时,不说please,一般都说 After you。(初学英语的人常用You go first,这是不对的。)在餐桌上请人吃饭吃菜、喝酒或请人吸烟叶,一般用Help yourself(to something),也不用Please。

在求人办事或打断别人的话时,先得笼统地说一声Excuse me(对不起)。但汉语中这个笼统说法要用不同的方式表达。求别人办事时,一般用“劳驾”;请别人让路时一般用“借光”或“请让一让”;询问某事时一般加“请问”。不懂这些区别的外国人常常在一切场合中都用“对不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