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史的一道历史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11:52:44
20世纪30年代和70年代,中国共产党召开了2次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会议

1.请说出这2次会议的名称
2.简要分析2次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
3.2次转折反映出我党遵循一条怎样的思想路线

遵义会议--在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领导下,中共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放弃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文革结束,但当时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维护和坚持“左”的错误,使党和国家的工作出现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935 遵义会议
背景:1.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被迫转移。
2.左倾错误在党内占统治地位。
3.长征途中损失惨重,军队要求变换领导人。
1978 十一届三中全会
背景:1.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文革结束,但当时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维护和坚持“左”的错误,使党和国家的工作出现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
2.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基础。

路线: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思想路线

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
次会议是在红军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王明“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情况下开的。在文革结束后开的

1:20世纪30年代即1935年,遵义会议;70年代即1978年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
2:遵义会议:这次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王明“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挽救红军和中国革命的危机而召开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然而,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领导思想,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矢志不渝地坚持)。这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
遵义会议:马克思列宁主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
2.遵义会议:在王明的“左倾”路线的影响下,中国共产党及中国革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