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计划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14:07:00
一篇总结本学期的学习成绩以及下学期的学习计划目标.

1.查漏补缺,深化现有的知识结构。
以能力考查为主导,是历史高考的基本理念,但能力仍应以基础知识为载体,否则研究和分析问题就只能停留在表层,能力也就成了空中楼阁。
通过第一轮的复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大量的历史信息,但还平常的测试中,因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而丢分的情况并不少见。所以在第二轮复习中,同学们还要认真看教材,查漏补缺,加强记忆,熟悉掌握每一个知识点。同时,要深化现有的知识结构,一是注意历史事实之间的横向联系,如学习中国史,一定要以世界史为大背景,把中国史作为世界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中外历史浑然一体;而中国史、世界史本身也要时时考虑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国际关系和科技文化等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多层次、多角度、立体式的思维。二是注意历史事实之间的纵向联系,不拘泥于政治史、经济史等传统模式,在每个大专题下面,要进一步细化,形成若干小专题。三是注意知识的广度。关于国共两党合作,可以理解为第一次合作是党内合作,第二次合作是党外合作。关于中法战争,中国是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四是注意知识的深度。将初步获得的知识加以深化,在更高层次上有新的认识。
2.要学会“梳理”。
到了第二学期,庞大复杂的历史知识会使“大脑膨胀”,这时就需要对它们进行梳理,其中,掌握好历史阶段特征就是很好的梳理方法。同时,也是提高自己对教材的领悟和把握程度及其真正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的过程。例如,世界史三条线:其中资本主义是条主线。社会主义、民族解放运动受其影响产生和发展,理清“资本主义”这条主线是主要的。在我们复习第三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时,首先是要搞清“体系”的内涵;其二是主线上的两件事;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其三,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市场和原料产地的需求,引出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这条线;其四,工业革命引起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真正意义上的无产阶级产生,工人运动兴起。这样,层层梳理,线条清楚。先整体再局部,从宏观到微观的方法去掌握。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要注意将古今中外的历史横向联系。把中国历史,特别是1840年以后的历史置于整个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之下去理解分析。例如,通过梳理加深对中国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是世界历史这一时期反殖、反封斗争的重大事件理解。这样,把古今中外历史融合为一个整体,
3.把握好专题的跨度与深度,形成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