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难遇日全食令人期待 对这则新闻发表评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6:52:44
【新华社南京1月30日电】(记者 蔡玉高 周润健)农历牛年天宇依旧精彩。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通报,除了流星雨、行星冲日、水星大距等“常规”天象外,农历牛年还将上演百年难遇的日全食。

王思潮介绍,流星雨永远是最浪漫的天象。农历牛年值得观测的流星雨有狮子座、英仙座、双子座和象限仪流星雨。其中,狮子座流星雨可能出现的大爆发令人期待。据国际天文学家日前的预报,2009年狮子座流星雨的峰值将出现在北京时间11月18日5时43分(可能会后延30-60分钟)。届时,每小时最大流量约为500颗,这将是“次暴雨级别”的。公众从18日凌晨2时至天亮都可对该流星雨进行观测。

作为每年天宇的最为“寻常”的天象,土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等四大行星将分别上演“冲日”。它们中最精彩的当属木星“冲日”。夜空中第二明亮的星星、有着“行星之王”称号的木星将于8月15日“冲日”。届时,木星通宵在夜空中发光,半夜时分它将升上头顶附近的星空,此时木星将尽显“君临天下”的风采。

农历牛年还将发生多次水星大距,其中有2次大距的观测条件相对更好,它们是2月14日的水星西大距和8月25日的水星东大距。

行星“携手”,“邀”月共“舞”苍穹,天宇中多场“星月童话”将为公众上演,届时公众可一睹行星与月亮约会的美妙场景。最精彩的“星月童话”是4月23日上演的“双星伴月”。当天黎明时分,距地球最近的三大天体——月球、金星、火星将在东方低空近距离相遇,届时公众可用肉眼目睹到这一天象奇观。此时望远镜中金星如残月般,是金钩形的。而这天又恰逢农历二十八,一弯残月犹如镰刀状,天空中的两个“弯月”让观测者大呼神奇。

行星相伴也是必不可少的天象好戏。农历牛年中,6月17日清晨金星火星会聚和10月13日金星土星角距离最近是不容错过的。

当然,农历牛年中最值得期待的天象还是百年难遇的日全食。幸运的是,我国公众却能在2008年和2009年连续两次目睹日全食天象。将于今年7月22日发生的这次日全食是多年来观测条件最好的一次日全食。全食带比较宽,长度达到一万多公里,宽度250公里,经过我国人口非常密集的长江流域。除了能直接观赏到全食的地区外,我国其他地区的公众均能看到日偏食。此外,这

日食其实不稀罕,每年都发生,但绝大多数都是日偏食,太阳被月球挡住一部分仍然很亮,如果不预先在媒介上通报,几乎就没多少人注意到。但日全食就不同了,是太阳的整个光球都被月亮挡住,一时间仿佛黑夜降临,太阳变成黑色圆饼,圆饼周围是银灰色的日冕,天空繁星点点,连平时难得一见的水星都会露面,飞禽走兽回窝的回窝、睡觉的睡觉,城市则要点起路灯、打开车灯……然而时间不长,天光大亮,一切恢复正常。日全食除了发生的概率小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特点是每次只有地球上一条窄窄的带状地区(日全食带)可以看到,持续的时间也很短,几分钟算长的,短的仅有几十秒。要知道,地球表面71%是海洋,这全食带大部分落不到陆地上;落到陆地上的,大部分也落不到中国境内;落到中国境内的,也许还在荒无人烟、交通不便的地区。像明年和后年这两次,都落在人口稠密的地区,而且有那么多大城市,更重要的是它居然有两次!可以想象这是多么小的概率!

  日全食之所以受重视,更主要的原因是它的天文观测价值巨大。科学史上有许多重大的天文学和物理学发现是利用日全食的机会做出的,而且只有通过这种机会才行。最著名的例子是1919年的一次日全食,证实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爱因斯坦1915年发表了在当时看来是极其难懂、也极其难以置信的广义相对论,这种理论预言光线在巨大的引力场中会拐弯。目前人类能接触到的最强的引力场就是太阳,可是太阳本身发出很强的光,远处的微弱星光在经过太阳附近时是不是拐弯了,根本看不出来。但如果发生日全食,挡住太阳光,就可以测量出来光线拐没拐弯、拐了多大的弯。机会在1919年出现了,但全食带在南大西洋上,很遥远,也很艰苦。英国天文学家爱丁顿带着一支热情和好奇心极强的观测队出发了。观测结果与爱因斯坦事先计算的结果十分吻合,从此相对论得到世人的承认。

  在中国,前两次日全食都只能在边远地区看到。一次是在1980年,只有中缅边境云南瑞丽地区可见,那时候笔者刚上初中,正是个狂热的少年天文爱好者,可惜没有经济能力,只能通过《天文爱好者》杂志过过干瘾。另一次是在1997年春节之后,在中俄边境、中国的最北端漠河可见。那次笔者是奉了报社之命前去采访的,同时也了却自己少年时的梦想。那次的观测规模之大,出乎想象,世界各国的天文学家和天文爱好者,把个平时人迹罕至的北疆小镇挤得比过年还热闹,由于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