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新竹》解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10:47:31
谢谢大家

数茎幽玉色,晚夕翠烟分。

  声破寒窗梦,根穿绿藓纹。

  渐笼当槛日,欲得八帘云。

  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

  —— 唐·杜牧《题新竹》

  凡古之诗人无不写竹。《诗品·典雅》云:“玉壶买春,赏雨茆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合于此品的有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再一个是孟浩然的《洗然弟竹亭》“吾与二三子,平生结交深。具怀鸿鹄志,苦有鸟鸟心。 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达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 ”此便是竹林的风范。诗云:“瞻彼淇奥,绿竹猗猗。”也是合于正品的竹林风范。猗猗两字说叶之风貌最是相宜,鱼无水不活,叶无风不秀。

  咏竹实是平凡的题材,即便如此平凡,李杜也要超过凡人许多。李白《慈姥竹》“当涂县北有慈姥山,积石俯江,岸壁峻绝,风涛汹涌。其山产竹,圆体疏节,堪为箫管,声中音律(序)。

  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不学蒲柳凋,贞心常自保。“

  诗章诗气圆整。“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与序相和,写尽一时一地风貌、气概。其中“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是咏竹诗中的绝品,好便是无可言说之美。钱钟书先生命之为通感,颇不尽意。同样李得裕《竹径》:“日落见林静,风行知谷虚。”同样是好句,或可称为体物尽性,人皆有此感只是诗人能更格物而写出文字。“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又为诗别生浪漫情意。“不学蒲柳凋,贞心常自保。”又圆转见格调。

  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 “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又见杜诗体物细妙的长处。唐·杜牧《题新竹》:“数茎幽玉色,晚夕翠烟分。声破寒窗梦,根穿绿藓纹。渐笼当槛日,欲得八帘云。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亦如老杜体物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