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子注意问题系列依经辩论误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2:56:43
小乘佛教用小乘的经典去诽谤大乘佛教;大乘佛教用大乘佛教的经典去诽谤密乘佛教;反之密乘用密乘的观点去诽谤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大乘佛教用大乘的观点去诽谤小乘佛教。这些人就不是佛子了,是魔子魔孙!是无知者的表现。希望大家评论,愿正法永驻!
我等大师如来正等觉释迦牟尼佛为度化无边有情,适合种种不同的根基而宣说了八万四千法蕴。《普作续》云:“为调贪惑之对治,宣说二万一千律,为调嗔惑之对治,宣说二万一千经,为调痴惑之对治,宣说二万一千论,为调三毒之对治,宣说二万一千密。”如是根据所化众生的界、根性、意乐的不同,佛宣说了三藏十二部及密续部等无量殊胜法门

无尽法门誓愿学目的就是方便利益一切众生,从佛心中流出的经藏就是为了方便不同根性的众生,无尽法门誓愿学对治无尽的众生烦恼故。

《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蕅益大师也说过,如果不是真为生死,看经、持戒、营福等等皆属魔业。如果看经是为了辩论,这已经属于魔业,至于引经据典来毁谤他宗,更是地狱活计。

总之,引经据典是好事,但要警惕世智辩聪者。断章取义、偷换概念、以不了义混淆了义,是这些人的惯用伎俩。
外道迷信并不可怕,因为他们的荒谬昭然若揭;而引经据典的世智辩聪者更可怕,因为他们说的和佛法太相似、太具迷惑性了!

彼说诽谤时正是诽谤时。彼此、彼此,佛子、魔子,既是如来幻化,谈不上谁不无知。唯有断除无明,才现如来。

一)依法不依人,又作随法不随人、归于法而不取人。谓修道者当以教法为依,不可以人为依。若其人虽为凡夫,或外道,而所说之理契合于正法,亦可信受奉行;反之,若其人虽现相好具足之佛身,而所说者不契合于正法,则自当舍离而不可以之为依止。(二)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又作随了义经不随不了义经、归于要经不迷惑。谓三藏中有了义经、不了义经,修道者当以明示中道实相义之决定了义经为依,不可以不了义经为依。(三)依义不依语,又作随义不随字、取义不取语。谓修道者当以中道第一义为依,不可以文字、语言之表现为依。(四)依智不依识,又作随智不随识、归慧不取所识。谓修道者当以真智慧为依,不可以人间情识为依。

楼上moneyin - 进士出身 九级:连造船都不会如何断无明!知道了义的佛经就知道度脱生死大海的方法。不要毫无原则的乱说。

ok,佛教经典,犹如云集,不好好修行,却依据经典,找别的经典的错误,实属不明智。

要知道,此举对你本人无帮助。

你只能选择一个,对你有帮助的法门,去深修。在遇到问题时候,可以向同门师兄提问。

如果遇到质疑的,可以去辩解,因为这关系到你的修行的前途。

不同的修行 法门,在过程中,会有千差万别,很难用对错去区分。

如果你要自称一个宗教英雄,去将所有的宗教修行方法统一称为一本书,一种修行的方法,那只会是错误百出,枉然徒劳。

而且,破坏经典,是为毁谤法。

造罪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