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初三 《送行》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8:52:06
主要内容讲什么啊

第一部分(第1-3段),写送行活动中虚应故事的尴尬
第二部分(第4段到结束),写勒罗作为送行人的精彩演出。这一部分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4-6段),细致描写送行人的尴尬。第二层,写车站遇勒罗
第一层(第4-6段),细致描写送行人的尴尬。不过,这里是具体的描写。第5段写饯行,是一次“完美的送别”,主人感谢客人的光临,惋惜他的即将离去,依依惜别。照应前面的观点,完全可以“到此为止”,可是不能免俗,第二天,还是要到车站送行。“明知要尴尬,不能不尴尬”,过于讲究礼节,也会让人不自在,可是人情守旧,莫不如此。对这种尴尬局面,作者风趣幽默地作了介绍。朋友上了火车,他的脸竟然成了一张“巴望讨好、哀哀求助的、笨拙的”“陌生人的脸”,而接下去送行人问的话全是没话找话,而被送者几乎变成了不会说话的白痴;往下送行者强作笑颜,点头、咳嗽,越来越不自在。这一段对场面的具体描写形象地道出了送行的尴尬,全是为下文作铺垫。
在层层铺垫之后,“送行”在我们看来,已经成了尴尬无比的事,在这时候,勒罗出现了。
勒罗出现时,他的表现与我们一行的尴尬形成鲜明的对比。虽然同样是送行,虽然同样的是一个在车内,一个在月台,他的“演出”炽热动人。他“正与车厢里一位年轻的小姐热切地说着什么”,他有“感人的表情”,“他眼神里深挚的慈爱实在动人”,“临别赠言从他口中一泻而出,使他那么吸引人”,我们这些旁观者也感受了他的“魅力”
“这魅力我也似曾相识”一句引出插叙,“我”记起这个人是原优秀演员勒罗。对勒罗过去的交代是为了映衬他的现在。因为这个优秀的演员竟然被解聘,还不得不向别人借钱,漂泊他乡。而现在的他何等精神!衣着华贵高雅,神采奕奕,气度像个银行家,“任何人有他来送行,都会感到荣幸的”。在这里,我已经忘了写自己的尴尬,全神贯注于勒罗的送别。勒罗完全没有“我们”的那种尴尬,他的动作倾注了真情,一点也看不出是他的“演出”,看不出任何“职业”成分,而且“确实泪水盈眶”,“注视着列车驶去,直到看不见时才转过身来”。
“我”和勒罗的交谈交代了事情的真相。作为“英美社交处”的雇员,勒罗的任务是受雇为孤独的在英国没有朋友的美国旅客送行。“我”对勒罗的工作不理解,认为这些美国人这样雇人送行没有必要,因为车站送别是一件很尴尬的事,自己的体会太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