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战国时候打一场仗都要上百万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19:00:02
战国时候常常看到5,60万人互相PK的战役,而在后朝,10万人的战争都是不得了的大战役了,以当时落后的通讯水平,如何能指挥协调好这么多人,后勤如何保障,要知道10万人的粮草和衣物武器供应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中世纪欧洲,举国出征也就5,6万人,中国当时有那么多人吗,是不是历史夸大的,因为当时都喜欢虚报人数的,比如曹操报80万人下江南,研究下来实际也就10几万,真正能打得就更少了

这里有两个常见原因
【1】虚报人数。 这个你已经说了,当时出兵都会报出实际兵力2倍以上的兵力来
【2】不仅仅是作战人员。后勤辎重这些人力,当时经常作为大军的一部分来计算
【3】征发兵役制度。比如说A国出兵伐B国,出常备军2万,那么就会临时征发农民,奴隶(春秋战国时期可是很多啊)至少10万来。这是没有定制的制度

据个例子,武王伐纣,最后在朝歌城外,纣王还临时拼凑70万人的大军作战呢,那70万都是什么啊?临时放出来的奴隶是大部分。纯粹的只有人数,没有战斗力

有一些虚报的可能但是也不是全部.像赵国被坑杀了40W后,赵国男人就少了很多.

战国时候一个国家要想生存必须要有足够的兵马呀!我想当时已经是全民皆兵了吧.

中国是大国,打起仗来当然兵力多了。小日本的战国时代,出兵一万一上就是战略决战了。

这里有两个常见原因
【1】虚报人数。 这个你已经说了,当时出兵都会报出实际兵力2倍以上的兵力来
【2】不仅仅是作战人员。后勤辎重这些人力,当时经常作为大军的一部分来计算
【3】征发兵役制度。比如说A国出兵伐B国,出常备军2万,那么就会临时征发农民,奴隶(春秋战国时期可是很多啊)至少10万来。这是没有定制的制度

ps:那是三个原因

如果按照那个时候的征兵标准和征兵比例,国共战争就要用千万甚至亿来计算了。你想想吧,十几岁到四五十岁的男人都参战,这个比例是多大?虚报人数是肯定的。而军队的调度并不是最大的难题,因为当时军队的编制已经比较完整了,当然谁的编制更加完整更加成熟战斗力就更加强大,秦国就是个例子,在战国七雄里面编制是最好的。冷兵器时代,死很多都是伤死,甚至伤了好久又死,如果是箭伤在现在医疗水平下他们很多都是死不了的,但是那个时代很多是没办法救的,所以在是枯骨遍地,一战之后举国空虚。这样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也给后勤解决了很多难题。
曹操的80万是自己吹的,实际下来就十几万,真要80万他能在那个丘陵地带占便宜吗?这么多人下去无疑是找死。

有很多都是虚的人数

但是咱们要是更国外比还是人数多 毕竟有的时代是全国动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