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题第一单元测试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8:48:46
(1)列宁在讲什么?

(2)倾听者的反应如何?他们来自哪里?

(3)他们手里拿着枪意味着什么?

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分)

12.材料一 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

——《苏联史》

材料二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选集》

材料三 1921年列宁又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苏联兴亡史》

材料四 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业和货币流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

——《列宁全集》

回答:

(1)材料一是针对什么政策而言的?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列宁实施这一政策的目的除了战争需要之外,主要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说明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后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4)材料四中的“再后退”退到什么地步?“后退”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5)结合材料归纳从苏俄经济政策的转变中能得出什么结论?

1)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全部政权归苏维埃;要和平与面包。
  (2)热烈欢迎列宁的归来,支持列宁的主张。他们来自工、农、士兵。
  (3)武装推翻临时政府。
  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推进社会主义,按共产主义原则调整国(转载自出国留学网http://www.liuxue86.com,请保留此信息。)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
  (3)以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4)由商品交换(以物易物)退到私人买卖,发展商品生产。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5)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制定政策的基本原则。或: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

都没分~谁会花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