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歌妓与诗词传播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09:52:48
我写论文需要用到的资料:宋朝歌妓与诗词传播。
谁有这方面的资料,希望能提供有关资料,要切题,万分感谢。

(汴京旧事)李师师与周邦彦

李师师是北宋东京名妓。《东京梦华录》记载:“李师师本角妓也。”所谓“角妓”,乃歌妓。李师师最擅长的是“小唱”。徽宗时期,她的小唱在东京瓦肆独占鳌头,《东京梦华录•京瓦伎艺》云:“崇观以来,在京瓦肆伎艺……小唱李师师、徐婆惜、封宜奴、孙三四等,诚其角者。”因李师师所唱多“长短句”,即今之宋词,故与北宋词人多有交往,如张先、秦少游、晏几道、周邦彦等。关系最为密切者,只有周邦彦一人。

??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妙解音律、工于文词,少年时代所写的《汴京赋》深得神宗、哲宗赏识,“贵人、学士、妓女,皆知美成词为可爱”。他结识李师师时,年纪虽已过了60岁,仍风流不减当年,因其词句绮丽绝伦,京城歌妓无不以唱他的新词为荣。初见李师师时,周邦彦便觉相见恨晚,即填了一首《玉兰儿》记录了他对李师师的印象:“铅华淡伫新妆束,好风韵,天然异俗。彼此知名,虽然初见,情分先熟。炉烟淡淡云屏曲,睡半醒,生香透玉。赖得相逢,若还虚度、生世不足?”这位年逾花甲的旷代词人,对于李师师有着无限倾倒。师师喜欢他的文采,乐于和他接近,交往日久,二人关系甚为密切。
??宋人陈鹄《耆旧续闻》中记载:“美成至注主角妓李师师家,为赋《洛阳春》云,‘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莫将清泪湿花枝,恐花也如人瘦。清润玉箫闲久,知音稀有。欲知日日依栏愁,但问取亭前柳?’”从《洛阳春》中不难看出周邦彦对李师师的赞美和同情,并规劝她找个知心之人出嫁,以解愁苦。可见,二人友谊深厚,绝非一般。
??张端义在《贵耳集》中记载了李师师和周邦彦的一段轶事,说宋徽宗幸李师师,恰周邦彦先在,知皇帝到,周便匿于床下。徽宗携新橙一颗,说是江南新贡,以讨好师师。邦彦悉闻此事,隐括成著名的《少年游》云“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后,师师为徽宗歌此词,徽宗大怒,知为周作,便把他赶出京城。过了几日,帝复幸师师家,不遇,便久坐等她。师师夜半才回,愁眉泪眼,憔悴可掬。问其故,师师说送别周邦彦去了,不知皇帝要来。徽宗问有词否?师师云:“有《兰陵王•柳阴直》词。”徽宗便让她唱了一遍,听后深深感到有一种“小雅怨怀而不乱”的感觉,不觉大动怜才之心。他知道李师师也不愿意周邦彦离京,于是便赦免了周的罪名,把他召回,封他为“大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