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名人有关的传统饮食习惯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16:00:33
如吃年糕是纪念伍子胥,吃粽子是纪念屈原

春节
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我国人民过春节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尧舜时代,不过那的春节不是在正月.到汉武帝时,确定以农历正月初一, 即"岁首"为春节,一直至今. 春节,古代称"元旦"、 “元日”等辛亥革命以后,我国开始采用公历纪年。改称“春节”。春节时,各地的节日食俗因地而异。北方人普遍吃饺子、面条和年糕。南方普遍的风俗是吃元宵、面条和水磨年糕,江浙和闽粤等地初一元宵,或炸或煮;福建漳州人初一早上吃生蒜、香肠和皮蛋;广东潮州人初一吃当地特有的“腐圆”;回族人正月初一吃面条和炖肉,初二方食饺子;白斩鸡、酿豆腐、粽子、油堆等则是壮族人的春节食品。人们在春节必食年糕的风俗,兴于宋代,盛于明代,取吃年糕,鬲有“年年(粘粘)高(糕)”的吉祥如意之意。

清明

清明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四月五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营15度时,开始的一日为清明节。旧俗在清明前一天,禁火寒食。传说百姓为哀悼春秋时晋文公的忠臣介之推,忌日不忍举火, 全吃冷食,这一天后来就叫寒食节,也称禁烟节。时日,晋国百姓家家门上挂柳枝,人们还带上食品到介子推墓前野祭、扫墓,以表怀念。 此风俗延续至今。这一天民间有食青团子,又名翡翠团子的习俗。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按照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居秋季之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 十五又居一月之中,故八月十五日称为"中秋".自古以来,人们就有中秋赏月的活动.开始为达官显贵、文人墨客所爱好,后淅成为民间的传统风习。据传吃月饼的风俗始于唐代的甜饼,后才形成了专门的中秋节日的糕点。其形为圆富有家家团圆、欢乐之意。节日饮食习俗:月饼、桂花糖艿头。

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春节后的第一个节日。元宵节必吃元宵,是各地的普遍食俗。不过陕西有的地方这天要吃在面汤里放进各种菜和水果制成的“元宵茶”;关中人元宵节早上喝油茶吃麻花晚上吃无元宵,亲友之间还互卷宗凶宵和粽子等;豫西一带的人吃枣糕;昆明人则吃豆面团(将豆炒熟后磨面,做法同元宵)。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日. 端五节是我国民间的一大节日.五月初五叫端午,这个说法很早就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