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中的这段话说的是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04:39:49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
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请一句句注解一下,不要漏掉,谢谢!

要通过对敌我五个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比较,来探讨战争胜负的情形:一是政治,二是天时,三是地势,四是将领,五是制度。政治,就是要让民众和君主的意愿一致,战时他们才会为君主去死,不存二心。天时,就是指昼夜、晴雨、寒冷、炎热、季节气候的变化。地势,就是指高陵洼地、路途远近、险隘平坦、进退方便等条件。将领,就是指挥者所具备的智慧、诚信、仁爱、勇猛、严明等素质。制度,就是军制、军法、军需的制定和管理。

前几天我也刚开始看《孙子兵法》,第一篇就有这段话,你买的书是有译文的,要不我也看不太懂,很久没看文言文了。

所以通过以下五个方面事情的分析,比较作战双方的计谋,来探索双方胜败的情形:一是政治,二是天时,三是地理,四是将领,五是法制。政治方面,是使民众的意愿与国君相一致,可以为国君出生入死,而不怕危险;天时方面,是指天气的昼夜与阴晴,冬寒夏热,天文历法编制;地理方面,是指路途的远近,地势的险要和平坦,道路广阔和狭窄,地形的死地和生地;将领方面是指智谋,诚信,仁慈,勇敢,严明;法制方面,是指部队编制,官吏职责划分及设置,军需物资的管理和使用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