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魏延是不忠不义之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0 01:08:33
从小爱看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中魏延老是被人灌上反叛,不忠不义的罪名等。魏延早有加入刘备的意图,起先刘备携民渡江的时候路过荆州某城魏延打算开城让刘备入,刘备认为夺取刘表的地盘是不仁义的行为没有进入,因此魏延被文聘等追赶投奔到韩玄处。后来关羽要夺长沙,与黄忠“演”义,残暴不仁的韩玄要杀黄忠,在众将士的一再求情下还是要杀黄忠,魏延拔刀阻拦,并再次请求韩玄不要杀黄忠,谁知韩玄不听反而连劝阻的人也要一起杀死,无奈为了自己也为了救黄忠魏延只得把韩玄杀了……不说别的,就说张飞夺取武陵,武陵太守金旋败阵逃回被部下巩志射死,刘备升巩志为武陵太守,诸葛亮也没说巩志什么。到了魏延杀韩玄救黄忠,又献城给刘备我觉得这合情合理,诸葛亮自己也说韩玄不是什么好东西怎么的…当关羽领魏延来见刘备时诸葛亮就说什么 “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居其地而献其城是不义也”说魏延是不忠不义之人,由此给魏延灌上不忠不义的罪名并且要杀魏延…这我就很觉得非常费解,匪夷所思。巩志杀金玄献武陵的时候你咋不给巩志背个罪名而单独就给魏延背?到后面诸葛亮死后姜维杨仪和魏延那事,说是魏延造反,咋地咋地,但是我觉得这不算反叛,第一他还打着蜀国旗号,只是不想收兵去攻打魏国。第二,他没有投靠魏国去啊。硬是要这样给魏延背罪名还不如直接说姜维是不忠不义之人。。吃魏国的粮食就为了老母的安慰叛国了,还用计出卖自己好多国土。据说还有反骨一说说魏延必是不忠不义必反的。为什么说魏延是不忠不义之人?请各位大虾赐教

蜀汉后期,魏延因为谋反罪被夷三族,这可以说是《三国演义》中编造魏延好谋反的原因和依据。

而一般历史学家公认,魏延是被冤杀的。历史事实基本是这样,魏延与杨仪不和,诸葛亮对魏延的激进的军事主张不采纳。诸葛亮死后,安排退兵,而且诸葛亮认为我死了别人就不要北伐了(这点可以讨论),将权位交给杨仪一些文人。魏延不服,一方面认为他有水平继续北伐事业,另一方面对诸葛亮安排杨仪等人先回成都自己和姜维断后不满(显得自己地位低些),所以就抢着回成都,还烧了桥啦啥的让杨仪走得慢。最后闹到魏延和杨仪两人互告对方谋反,而杨仪是一个弱文人,谁也不信他谋反的,罪名就成魏延的了。

概括一下,魏延是蜀国内讧的牺牲品,跟谋反靠不上边,《三国志》里已经有结论了,罗贯中是信口开河,在这个问题上无视历史。但魏延确实在军事上不服诸葛亮,没遵守诸葛亮的遗名,也没有和同僚搞好关系,独断独行,终有此祸。

《三国演义》只是小说,很肤浅,因为流传很广影响很大,使魏延背负了不忠不义之名。

蜀汉后期,魏延因为谋反罪被夷三族,这可以说是《三国演义》中编造魏延好谋反的原因和依据。

而一般历史学家公认,魏延是被冤杀的。历史事实基本是这样,魏延与杨仪不和,诸葛亮对魏延的激进的军事主张不采纳。诸葛亮死后,安排退兵,而且诸葛亮认为我死了别人就不要北伐了(这点可以讨论),将权位交给杨仪一些文人。魏延不服,一方面认为他有水平继续北伐事业,另一方面对诸葛亮安排杨仪等人先回成都自己和姜维断后不满(显得自己地位低些),所以就抢着回成都,还烧了桥啦啥的让杨仪走得慢。最后闹到魏延和杨仪两人互告对方谋反,而杨仪是一个弱文人,谁也不信他谋反的,罪名就成魏延的了。

概括一下,魏延是蜀国内讧的牺牲品,跟谋反靠不上边,《三国志》里已经有结论了,罗贯中是信口开河,在这个问题上无视历史。但魏延确实在军事上不服诸葛亮,没遵守诸葛亮的遗名,也没有和同僚搞好关系,独断独行,终有此祸。

《三国演义》只是小说,很肤浅,因为流传很广影响很大,使魏延背负了不忠不义之名。

楼主说的是《三国演义》那就 只说三国演义里的魏延不说正史,先说魏延不忠,韩玄是什么人,只能说的小人,心胸狭隘之人,而演义中的刘备是什么人,威而有恩,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