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6:05:02
要这部电影的基本内容和中心思想,中心多一些

假如你去电影院看《梅兰芳》,假如你在黎明露面之前提前退场,那么留在你记忆里的可能是一部很好看甚至很牛逼的片子。可是,如果你迟到了,错过了前半部分大约三分之一的戏,你从黎明出场那一段看起,电影结束后,你可能会说:平庸,平庸。

《梅兰芳》的开头比较好看,这里面有两个原因:1,这部分很用心地再现了老北京的梨园风貌。2,演得不好的演员在这段还都没有出场。走进影院之前已经听到不少对这部电影的负面评论,可是电影一开场,我一看,谁说拍得不好?节奏快、有故事、表现细腻、台词精彩、表演传神,连里面的几段京戏都挺好听。尤其是十三燕(王学圻饰)和他身边儿那位费二爷(吴刚饰)的表演,京腔京味儿,举手投足都带着范儿,台词也有味儿,看这两位的戏,没别的,就是舒服。

但是少年梅兰芳终究要长大。等黎明一出场,Sorry,整部电影走向下坡。黎明,这位唱过“我来自北京”的港星,在这部片子里就是一张行走的照片儿,没有出彩的表演,没有精彩的台词,没有什么表情变化,甚至没有把北京话说地道。这么大一大片儿,你说,你一个生在北京的人,把北京腔说得地道点儿有多难?此片找黎明来演梅兰芳看来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这个角色,绝对需要演技派的演员来演,而不是黎明这种别说演技派,连表演都是业余水平的明星。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当今中国年纪还不算太大的男演员,有几个演戏让人觉得牛的?要是早几十年,赵丹演这个角色肯定是满堂彩,孙道临也不错啊。今天呢,靠,不说了。再说章子怡,这位国际巨星,演得确实比黎明好,起码有表情变化。如今大片儿都得请章子怡。章子怡越来越像鲍鱼了——如果餐桌上没有一道鲍鱼总让人感觉做东的人请客的档次不是最高,可是大家酒足饭饱之后,基本上没人觉得那盘儿贼贵的菜有多好吃。

《梅兰芳》后半部份流于平庸也不能全怪演员。如果说电影的前一段给我们展现了一幅有味儿、有范儿、有戏的旧时梨园画卷,后面的部分就显得苍白、空洞和拖拉。这部大片名叫《梅兰芳》,可是看完之后,我们对这位京剧艺术家的内心世界到底增加了多少了解?好像没多少。如果说,前三分之一还表现了少年梅兰芳对京戏的热爱和勇于创新的精神,那么后半部分拖拖拉拉地就说了三件事儿(或者说两件半):1,梅兰芳和孟小冬的恋情,2,梅兰芳去美国演出获得成功,3,梅兰芳对日寇蓄须明志。第一件事带有八卦色彩,但可以理解,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