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由农业大国变为工业强国是在何时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20:53:46

纠正一个错误:是在斯大林执政时期,颁布的一个五年计划

为使苏联成为先进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强国。1927年12月联共(布)召开第十五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制订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1928~1933年)的指示。党中央责成古比雪夫领导制订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工作。1929年4月召开的联共(布)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和同年5月召开的苏维埃第五次代表大会批准了“一五”计划方案。1928年底,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同时拿出最低和最佳两个方案供选择,两个方案内容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最佳方案比最低方案各项经济指标高出20%。斯大林力主采纳最佳方案做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方案。这个人类历史上首个五年计划的实施面临巨大的困难。西方有的媒体认为“苏联的五年计划是红色梦想家的空想”。但是苏联人民高度的共产主义精神使不可能成为可能。

好像是 列林的时候 第一个5年计划

1936年二五计划完成

苏联用革命手段改变工业中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使它成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过程。工业国有化从1917年年底开始,于20年代末基本完成。
对工业实行国有化,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是俄国共产党(布)早在十月革命前就已确立的基本方针。但为了维持国家的经济秩序,尽可能减轻社会经济震荡,列宁曾打算采取“逐步、迂回的过渡”办法,也就是用“最适合当时所存在的关系的方法,尽可能逐步地不经过特别破坏地过渡到新的社会关系上去”(《列宁全集》第33卷,第69页)。十月革命前夕,列宁在《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即《四月提纲》)等文献中,只提出把土地、河流、矿山等自然资源收归国有,对社会化程度高和在国民经济中具有战略意义的大银行、铁路、邮电、外贸企业等实行国家垄断,以此作为监督、控制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手段,而对工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则主要采用工人监督的形式,使其为苏维埃政权服务,在条件成熟时再实行国有化。
十月革命后,由于资本家的反抗和破坏,国内阶级矛盾加剧,苏维埃国家很快就采取对大资本家实行剥夺的政策。1917年11月底,开始对大工业企业实行国有化。1918年6月,宣布一切工业部门的大企业实行国有化。到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国有化进一步从大企业波及到小企业。1920年11月苏维埃政府颁布对拥有 5名雇工以上的企业实行国有化的法令之后,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