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崔颢写作背景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02:22:07

黄鹤楼 崔颢
主旨:全诗写登楼所见所生的 联想:从昔人仙去,江山胜景依旧而抒发 世事茫茫,人事短促 之感叹.
甲,课文要点:
写作背景:唐代诗人 崔颢 游宦到了湖北 武昌 的黄鹤楼有感而作.
写景:描写了在黄鹤楼头俯视 长江 两岸所见景色.
抒情:作者感叹仙人骑鹤,人去楼空,悠悠千载,於是抚今 追昔,有世事 沧桑 的感慨,并因日暮而生 思乡 之情.
问:1.前四句写甚麼 抒发了何种感情
答:写仙人及仙鹤的传说.抒发世事茫茫的感慨
2.后四句抒发甚麼情思
答:抒发日暮思归的情思.
乙,段落大意:
首联借 传说 落笔,感叹 物是人非.
颔联承上联进一步写 岁月 不再,以白云悠悠反衬 人生短促,世事茫茫.
颈联写黄鹤楼前实景:江山依旧.
尾联借景 抒情,以日暮途远抒发 漂泊怀乡 之情
在唐代,黄鹤楼、岳阳楼和滕王阁号称长江南岸三大名胜,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滕王阁建于唐贞观十三年(639),岳阳楼建于开元四年(716)。据陆游《入蜀记》卷五:“黄鹤楼,旧传费祎升飞于此,后忽乘黄鹤来归,故以名楼,号为天下绝景。”滕王阁是唐高祖子李元婴受封滕王,他曾官洪州都督,在任期间所建。岳阳楼是中书令张说谪守巴陵时在旧阅兵台基础上所建。若论来历,黄鹤楼最为久远。

题咏黄鹤楼的作品很多,但举世公认崔颢的《黄鹤楼》堪称绝唱,连大诗人李白也因“崔颢题诗在上头”而搁笔,那么,崔颢《黄鹤楼》诗究竟好在何处呢?这涉及对黄鹤楼本质特征的把握。因为就得江山形胜而言,黄鹤楼的俯瞰江汉,与滕王阁的前临赣江和岳阳楼的下临洞庭,三者难分优劣;就构筑形制而言,也是各有千秋,在伯仲之间。设若从这些方面落墨,既使有生花妙笔,充其量只能仿佛其状貌。崔颢《黄鹤楼》诗高明之处在于:它根本舍弃了黄鹤楼位置、形制等这些外在特征,而紧紧围绕它的得名这一根本要素大做文章。而就得名论,黄鹤楼与神奇传说相联系正是它魅力之所在,为岳阳楼、滕王阁所难于匹敌。诗的前两联写身在黄鹤楼下仰观寥廓天宇所见所感。当诗人第一眼看到黄鹤楼时,无穷的遐想中最突出的印象是昔人于此升飞的故事。那位“昔人”本来也是凡夫俗子,由于学仙得道,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