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白湖监狱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23:34:50
我爸在白湖监狱,我和妈想见他,可是不知道具体位置.希望各位可以帮我!求求你们.我们两年没见了,我和妈妈很想他.他的名字叫嵇忠保.我的手机是13696767446.望各位可以帮到我

安徽省白湖监狱管理分局原名安徽省白湖农场,地处庐江、无为、巢湖二县一市境内,1953年围湖造田建成,分东西两个大圩,162平方公里,为全国特大型农场之一。同时,它又是全省最大的罪犯教育改造基地。现有民警职工4600多人(其中在职民警2300多人),党员2700多名,辖区人口4万余人。建监50多年来,面对层出不穷的困难和挑战,几代白湖人坚持发扬“艰苦奋斗、敬业奉献、公正执法、开拓创新”的“白湖精神”,在极其简陋的条件和环境下,创造了中国监狱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50多年来,累计教育转化罪犯数三十万人,生产粮食210多万吨;面对重大自然灾害,为保护西河流域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东大圩先后9次搬迁,5次蓄洪,为维护全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从白湖自身的客观实际看,筹建新监区,实施白湖监狱布局调整,已经到了非调不可的地步。首先,点多面广的关押布局以及罪犯从事农业生产的改造方式已经与新的形势和要求格格不入。此前,分局在内部虽然经过几度撤并、整合,但全局罪犯关押点仍然多达70个。最远的石山监区距分局机关近30公里,素有白湖的“西伯利亚”之称。给罪犯监管、民警生活、子女上学都带来了极其不便。其次,监管设施简单,条件简陋,安全工作不堪重负。建监以来,由于分局监管设施改造步伐比较缓慢。西大圩监房多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所建的平瓦房,且配套设施极不完善,加上年久失修、墙体风化,很多监房都已成为危房。根据2003年11月份组织的危旧监房与公共用房普查结果表明:白湖分局的危房总面积达33.37万㎡。其中b类危房3.79万㎡。c类危房5.64万㎡。d类危房23.94万㎡。落后的监管条件和时代的发展与要求显得极不相称。第三,由于东大圩关押点处在蓄洪区内,原址复建,只会走上回头路,势必造成重复建设,同时也与司法部“三个转移”战略精神背道而驰。
审时度势,权衡利弊,在东大圩面临第五次蓄洪重建的关键时刻,省委、省政府作出重大决定,加快全省监狱布局调整进程,启动白湖新监区建设。由国家和省里投资1.83亿元,分局自筹资金2000多万元,在白湖西大圩新建4个标准化关押点,设计关押能力8000人。整体功能融罪犯关押改造、生产劳动、民警办公、武装警戒为一体,占地55.6万m2,分三期建设。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与关心下,新监区一期工程于2003年12月28日破土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