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22:25:42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日:吾盾之坚,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日:“吾矛 之 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日:“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 应也。

写出这篇古文的大致意思。(详细点)

①鬻(yù)——卖。
②誉——赞美。
③陷——攻破。这里是刺透的意思。
④或曰——有的人说。
5莫——没有不
6 应——回答
7 或——有人
8 “誉之曰”的之:代词,指代盾
9 “吾矛之利”的之:文言助词,无义
10 “吾盾之坚”的之:同上
【译文】
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夸他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任何武器都刺不破它。”又夸他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没有东西穿不透的。”有人质问他:“拿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结果会怎样?”那人便答不上话来了。本来,坚不可破的盾和无坚不穿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并存的。
【提示】
说话、写文章,如果在同一时间和同一关系中,竟有两种相反的说法,前后互相抵触,那就会矛盾百出,像楚国商人一样经不住驳斥。这则寓言故事已经深入人心,“自相矛盾”也已成为人们常用的词语。

有一个卖盾和矛的楚国人,赞赏盾说:“我的盾很坚硬,没有什么能刺透的。”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很锋利,没有什么不能刺穿的。”有人问:“要是用你的矛来刺你的盾,结果怎么样?”那个人不能回答。

有一个卖盾和矛的楚国人,赞赏盾说:“我的盾很坚硬,没有什么能刺透的。”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很锋利,没有什么不能刺穿的。”有人问:“要是用你的矛来刺你的盾,结果怎么样?”那个人不能回答。

这篇文言文《矛与盾》出自《韩非子·难一》,说的是一个人同时夸耀自己所卖的矛和盾,因自相抵触而不能自圆其说,告诫人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 《矛与盾》的寓意是说话办事要说实话,办实事,不要违背了事物的客观规律,自己先说服不了自己;也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矛盾或抵触。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也?”其人弗能应也。
出自 韩非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楯(同‘盾’)与矛者,誉之曰:“吾楯之坚,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也?”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楯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夸他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任何武器都刺不破它。”又夸他的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