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高尚品格的故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18:06:38
比如周恩来

五、顾全大局相忍为党

  对于李立三的“左”倾错误,共产国际在7月时认为:“是在策略上组织上工作上都犯
  了部分的错误”,中共中央的“政治路线是正确的”,“是在国际路线之下工作的”。

  共产国际不认为是路线错误。

  周恩来、瞿秋白就是本着这一精神,回国来纠正错误的。

  共产国际下属有一个东方部,部下分三个二级部,即远东部、中东部、近东部。东方部
  部长名义上是库西宁,副部长有马基业尔、米夫等,米夫兼远东部部长,实际上管中国党。
  周恩来回国,走的路线是先从莫斯科到柏林,然后乘坐从柏林去中国东北的国际列车回国,
  在列车到达莫斯科站后,细心谨慎的周恩来,利用火车停留的时间,同马基亚尔取得联系,
  再一次问他:国际的同志还有没有新的意见?

  马基亚尔回答说,没有了,按照国际七月决定改正就行了。

  “中共六届三中全会,可以说是完全按照共产国际七月决定办的,周恩来、瞿秋白等贯彻得很好。共产国际远东局的代表给六届三中全会写了信,说:读了瞿秋臼、周恩来、李立三的发言,李立三“完全正确地了解了白己的错误”,“党的路线常常是与国际路线相适合
  的,从来就没有两条路线,只是曾经在这条正确的路线上有过不正确的倾向”。

  可是,正当局面已经扭转,工作走向顺利的时候,共产国际看了李立三8月1日、3日在政治局的讲话记录,十分恼怒,于是把李立三的错误性质升级,说它是“半托洛茨基主义盲动主义的路线”。共产国际在10月发出了给中共中央的指示信,说是“在中国革命最重要的时机,曾经有两个在原则上根本不同的政治路线彼此对立着”,“这就是立三同志的路线,这就是反国际的政治路线”。

  这样,六届三中全会就被放到了调和主义的地位,周恩来、瞿秋臼遭到了责难,正确变成了错误。在中共中央受到巨大压力的时候,王明这个投机分子、野心家先于中共中央知道了共产国际的精神,写了《两条路线底斗争》的小册子,形成宗派来反对中央,使党内十分紊乱,在臼色恐怖环境中处于极危险的境地。毛泽东后来说:当时是共产国际东方部领导人同王明合作,批评中国较正确的两位领导同志,说他们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