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十五吃的叫元宵?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08 13:32:39
为什么叫元宵呢?为啥不叫圆球?

元宵的由来

相传汉武帝时宫中有一位宫女,名叫“元宵”,长年幽于宫中,思念父母,终日以泪洗面。大臣东方朔决心帮助她,于是对汉武帝谎称,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烧长安,要逃过动难,唯一的办法是让“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这天作很多火神爱吃的汤圆 ,,并由全体臣民张灯供奉。武帝准凑,“元宵姑娘”终于见到家人。此后,便形成了元宵节。

关于元宵节习俗的形成,说法颇多,但一般变为在汉代就初具雏形。史载汉武帝的时候,汉室要祭祀一位叫"太一"的神明。据称泰一是当时相当显赫的一位神明,地位在五帝之上,并有恩于汉帝,所以受到的奉祀比较隆盛。相传另一位汉室皇帝汉文帝也和元宵节有关。

元宵又叫汤圆,历史上还有许多别称 “面茧、粉果、元宝、汤 饼、圆不落角”等等,直至明永乐年间才被正式定名为“元宵”.元宵分有馅,无馅两种。无馅的个小,味甜,以白糖、桂圆、桂花、藕丁、蜜饯为佐料,又称“珍珠汤圆”,有馅的个大,状如核桃。北方元宵多为甜馅,有白糖、豆 沙、芝 麻、山楂等类,南方的则甜、咸、荤、素皆有,尤以宁波汤圆,贵阳吴家汤圆著称。

元宵又名汤圆、圆子,还有面茧、粉果、元宝、汤饼、圆不落角等别称,直至明永乐年间才被定名为“元宵”。元宵节吃汤圆,是全国各地的共同风俗。这种食品相传出现在宋代,词人姜白石在一首《咏元宵》诗中写道:“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这“市中珍品”即指汤圆,它用各种果饵做馅,外面用糯米面团成圆球状,煮熟后吃起来又香又甜,非常可口,因而深受广大百姓喜爱。由于这种糯米球煮在锅里时沉时浮,所以最早人们就叫它“浮圆子”。宋人周必大曾写过一首《元宵煮浮圆子》诗:“今夕是何夕,团圆事事同。汤官巡旧味,灶婢诧新功。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因汤圆最初是专在元宵节上市供应的消夜(小吃),久而久之,人们为了便于记忆,便直接呼它为“元宵”了。

元宵节也称上元节或灯节,这是一个吃汤圆赏灯的节日,据民间风俗史书上记载,元宵始于隋朝末年,相传是在公元610年正月十五,隋炀帝扬广为粉饰太平,炫耀民富国强,下令在洛阳城里搭起座座高台戏棚,调来全国各路高手戏班,从十五之夜开始,夜夜花灯高招,歌舞生平,弦歌不绝。一时间,看灯的,听戏的,做小生意的,人山人海,使的个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