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甘的家谱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10:09:23
听我爷爷说:他的爷爷是从湖北迁徙至安徽-郎溪.他说家里的辈分排行只知道4个字,文\万\兴\兆,我正好是兆字下面,所以没有了 !~~我爷爷说,当时在湖北一个村子的人全是姓甘的,叫什么甘家凹的地方.
我不知道我这个姓氏排行跟大家的一样不一样.希望能找到本家.

由于谱牒的差异,从收集的资料分析,甘氏元祖有以下三种情况:
  1、四川、青海,老者口传,甘人始祖为炎帝,宗祀“祝犁”、“奔羊”。甘肃单祀“奔羊”。陕西单祀“祝犁”。而官谱尊炎帝,祀彭公,称
  祖甘盘公。
  2、豫、鄂宗祀彭公,突出甘盘公。
  3、赣、皖、苏均认甘盘公为始祖。
  上述三种情况,表似存异实则一致,在封建保守意识控制下,族谱密不外流,各自为政,缺乏交流,失去互补,甚至造成讹误延传。
  二、甘人的迁徙
  根据各地甘氏谱记情况并核对有关史料,可看出甘人拓徙途径大凡如下:
  (一)古四世互人公,奉召东返平乱,授国于右扶风,现陕西甘谷城一带。(注:平“骊山之乱”)
  (二)古十世易公东进徙金玉河,现河南宜阳东南甘城一带,后易名甘亭,甘国。
  (三)古十八世彭公,史传“八百岁彭祖”,为轩辕之师,助平“蚩尤”后,在炎黄之斗时,为避迫害匿居于齐。其六世孙,即古十三世弇相
  公兼并了郁秩棠国,易号“甘棠”,现山东平度一带。史称甘人为渤海郡,由来于此。
  (四)古二十七世勇公,为平“有扈国”对留守河南宜阳甘人的欺凌而返迁宜阳等地。
  (五)古四十七世神懿公,佐商太甲功显,帝恩允择徙“河东”(山西夏县)。
  (六)“夏”初,甘人支持“有扈”抗“夏”而遭灭顶之灾,到商帝“阳甲”时,复甘人之国于河南宜阳原址。
  (七)商周更替时,甘人(先十一世)坐“比干”之嫌避纠王,隐居甘棠谷。
  (八)周平王东迁洛阳,河洛甘国为京畿之地,遭周兼并,先廿六世被迫南迁“州来”,又称“下蔡”,现为安徽凤台西甘棠集一带。
  (九)先三十八世,春秋诸侯“桓”、“栋”两公渡江南徙丹阳,原属安徽当涂,亦称“越章”,又名“于湖”,现为南京市郊小丹阳镇附近
  。
  (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由于诸多原因,以小丹阳为南方始点,迁往江西、湖南、湖北、广西、广东、云南、浙江、台湾的甘人又逐步
  繁衍了众多后代。
  甘姓在历史上多遭劫难,现代甘姓人口不及众多的大姓,分布面也不广泛,但在某些地区却是较密集的。
  现日本、美国、马来西亚、印尼、越南、厄瓜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