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一点不明白的地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18:04:29
各位参观过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我想问问,我是3年前去参观的,那里有个玻璃围起来的空间,里面有很多尸骨,但是我一直有个不明白的地方。尸骨上的头发 衣服 鞋子 头发上的发夹(不知道那时候有没有铁的发夹)还有烟斗啦等等等等日常会用到的老百姓会带在身边的一些小东西,发掘时都去哪里了?很奇怪,还是我漏参观了单独保存这些东西的地方。还是这些人是被烧死的所以这些东西没有了?但是从尸骨的状态看又不像被烧过。十分不明白。
保存在哪里?让参观者看到不是更加能够证明吗?因为缺少这些我曾一度以为那个地方是后来仿制的。 据多年我国考古经验头发是最容易保存的部分。所以这种观点完全不能给出真正的线索。考古发掘墓葬中布类脆化后保存下来的很多,为何如此多的人却完全没有一点点布料的痕迹?所以这点也无法使我信服。如果确实没有不能推翻的证据,那我只能继续保留我对这个的真实性的怀疑看法。当时仔细看过的人都感受到了这样的疑惑。
还有不好意思,我不抵制日货的,如果日货能够节省更多的地球资源,或者对地球环境保护有所帮助,我愿意使用。
悬世之剑,须仁者持之.谁是仁者?我学过的犯罪心理学告诉我只要有可能任何人都能够成为罪犯。保存下来的资源并不是给某个人使用的,而是给全人类使用的。这点我不想和你多争论。如果是这个问题我需要一个不站在中国也不站在日本立场上的能够有公平心的人来回答就可以了。你的我只能忽略。
另外我只要你解答并且说服我的疑问就可以了。因为现在就连我都不能说服我自己,我如何说服别人。因为很多外国人都这样问我,而我却无法自圆其说。你的那些回答,很早就有人反驳过我了。所以还是帮忙找实际能证明的东西给我就可以了。关于其他的想法我不需要

连骨头都保留不完整 别说其他的小物件了
德国纳粹集中营里屠杀时是收集衣服的
也许在南京也是这样
而且衣服不易保存
在大量的尸骸中寻找部分为被腐蚀的衣服也不容易吧
而且你看到的只是一小部分
并不是全部

保存起来了

首先声名我不是纪念馆的工作人员,以下回答是我的判断:
当时布的材料大多为棉纺或丝织,不象现在的人造纺织品,在土壤潮湿环境中经过数十年的腐蚀,已经剩不了什么了,至于头发更加不容易保存下来.
至于你说的发夹等细小物件,如果是由金属制成的,则也会被腐蚀掉,当然贵重金属更不会留下来.而且当时也没有塑料等不易腐蚀的物品,所以就看不到了.
支持抵制日货.
补充:
墓室环境和直接埋在土壤中的环境情况是不一样的
墓室一般都有比较固定的位置来安放这些物件,
同时有一定保持干燥的能力和隔绝空气的能力,从而防止腐蚀,能够保存下来
比如就算在墓室里保存下来的布片也是很容易就碎了.
而直接土壤中则完全没有办法.
至于你说的关于不抵制日货的观点
我认为更合理的利用资源,节约资源是正确的
但用样也要考虑到被合理利用的资源及被节约使用的资源是否真的是对人类文明的进步起推动作用
而无论是历史和现实都在不断证明
日本这个民族在掌握优势资源时并不能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起推动作用
反而会造成破坏.
因此 我选择支持抵制日货.
悬世之剑,须仁者持之.

纠正你一下,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不是大屠杀纪念馆.

别的难得跟你说,就你不抵制日货来看,你不配做中国人,光看看每年1400亿日本人拿去都干什么了?就你这垃圾,还好意思提问?还好意思保持怀疑,滚NMD吧,同意我的观点的人顶一下,让这种虚伪的人,滚远点